从西方到东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的认同转向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以来,传统和现代化的矛盾深刻地影响了埃及社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是塑造埃及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力量,他们对埃及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矛盾的看法和解决方法至关重要。二十世纪初,埃及自由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条件包括三个方面:政治态势的推动、埃芬迪阶层的出现、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倡导自由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建构一个与之适应的全新的集体文化认同体系,否定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认同。到了三十年代,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出现东方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抨击盲目的西方化、开始转向阿拉伯认同、创作伊斯兰文学作品。他们文化认同转向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埃及自由宪政的失败、经济困难和由此导致的社会危机;公共教育的失败和新埃芬迪阶层的产生;埃及与阿拉伯世界联系的逐渐加强。由于世俗主义知识分子在埃及社会中的主导性地位,他们的认同转向不仅加速了自由民族主义的衰落,而且促进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并在客观上刺激了政治伊斯兰认同的复兴。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在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化矛盾的问题上,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发生了从全盘西化到东方化的明显转变。第二,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的认同转向与埃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第三,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埃及社会仍待解决的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因而他们的具体做法缺乏针对性,过于简单和机械,无法有效缓解埃及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第四,由于埃及世俗主义知识分子在埃及政治和社会上的主导性地位,他们对东西方文化态度快速而明确的转变预示了埃及社会和文化整体走向的重大转变。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1月17日出席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2010年度竞争上岗任职人员集体谈话会并讲话,他向年轻干部提出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修身。二是要勤学
“认识底和高”以四个活动为支架,依托四个板块,多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以期落实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通过对比活动,强化对“高”概念的认知,在操作活动中深化对底
林业生态系统自古以来便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等作用,因此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防控防治也成为了我们需要重视
酸性饮料占据软饮料市场60%~70%份额,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成分单一且缺乏蛋白质;植物蛋白近十年内销售总额增速迅猛,但其口感较单一,缺乏维生素。二者均无法满足现今消费者均
电子行业的有机废液回收其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做到电子级别的难度就很大,其实就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从废有机溶剂中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对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代高中学生的现状,导致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质量差,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提升.构建高效课
第一部分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刺激区域NAA/Cr的影响背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
目的对经阴道实施胎盘早剥分娩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6例胎盘早剥患者,其中74例患者采用经阴道实施胎盘早剥分娩,82例患者采用剖宫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对于鼓舞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