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水电站6#施工支洞渗漏检测及处理措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西瓦水电站主体建筑物修建完成后,6#施工支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滴水现象,而且支洞内部存在大量积水。为了探究积水的来源,我们采用综合示踪方法对工作区域的渗流参数进行测试。通过在坝区观测孔、勘探孔、出水点、量水堰等方法对6#支洞周围的山体情况与水体状况综合分析,明确了支洞内部仍然积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法和建议。在岩石工程、水利工程、石油工程等诸多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以综合示踪方法居多,本文同样采用了综合示踪的试验方法解释了6#支洞积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应该采取的防排措施。  本文在现有试验结果基础上,结合综合示踪分析结果,做了以下工作和结论:  (1)6#支洞内的渗水有多个渗水来源,包括上下游库水、水垫塘、地下水和雨水。  (2)出水点和水垫塘排水廊道存在联系,且出水点来源于水垫塘塘水。且水垫塘与支洞之间存在两条透水性比较强的裂隙,所以两个裂隙组是6#支洞出水点的主要渗漏路径  (3)6#支洞积水底部封堵区高程约为2216m,在该区域周边高程最低,该地区在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漏斗状区域,而6#施工支洞封堵区位于“漏斗”的底部,从而形成了一个汇水的区域。6#支洞积水底部封堵区高程约为2216m,在该区域周边高程最低,该地区在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一个漏斗状区域,而6#施工支洞封堵区位于“漏斗”的底部,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汇水区域。  (4)解决6#支洞的积水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渗水路径采取不同的防渗措施,另一方面是解决6#支洞内部积水的排水问题。主要应该增补防渗帷幕来解决绕坝渗流,在排水效果差的区域增加排水孔的布置来排泄洞内积水。
其他文献
发展非耕地设施园艺不仅能够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保有量,而且解决了果蔬等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的矛盾,保障了粮食安全,非耕地设施园艺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农业项目,对其进行经济评价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经营化的推进,传统的农田田间工程模式将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发达国家把水旱轮作区田间工程建设作为食
小麦是甜土作物,土壤盐碱化是限制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小麦耐盐碱遗传改良是分子育种的新方向。实验室前期利用不
高坝水垫塘作为防护下游河床的结构,其自身在高速水流冲击下的安全性是实现消能和防冲目的的关键所在,国内外都不乏破坏的实例。近年来,我国拟建和在建的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
业务外包、产业集群等现代制造业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以后,企业的组织治理架构便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而无论是业务外包,还是产业集群,总是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展开的,这就
在大、中型水电工程,尤其是长大引水式水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砂石料场数量多、分布较广,且砂石骨料需用点也呈分散式布置。因此在砂石料场规划中常面临多供料场、多需用料
我国高新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城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区管理的乡镇出现"镇改街道"现象,通过探究其原因,
会议
分析了我国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开发区现有管理体制变迁情况的分类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立法,开发区与地方政府结合,可以说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开发区
会议
洪水是自然现象,然面洪水所造成的洪灾是可以避免的,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当属洪水灾害。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灾具有历时长、发生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