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未来土地利用趋势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结合地区是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区域内土地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在数量、程度、动态度和景观格局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开展相关研究利于从根源上找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便于从根本上找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结合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趋势,为该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支撑,所以对城乡结合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也成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选取的研究区属于海口市的城乡结合部,属海口市滨海旅游区,是海口市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同时该区域还是海口市生态景观保护的重点区域。研究区囊括了滨海生态景观核心保护区,滨江生态保护区以及海南特色名俗村落。所以,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对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文章以1991年、2001年和2010年3期影像为数据源,获得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时段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内在驱动力分析以及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991-2001年间研究区各土地类型主要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小城镇规模化显现;(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各土地类型主要向园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城镇规模化进一步发展;(3)2001-2010年间土地利用活跃,研究区土地利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研究区景观格局在整个研究期间主要表现为景观蔓延度趋于分散、多样性指数升高,景观稳定向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建设用地与水域用地的急剧增加,加大了景观破碎程度。(4)1991-201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发展较为稳步。但是,园地、林地和耕地相互转变较为频繁。这表明农民对市场的把握度较低,土地流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研究区城市化进程是影响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此外,环境生态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性政策等是推动研究区其他土地类型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5)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对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的土地利用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发展以2028年前后作为分界点,2028年之前,研究区土地利用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状态,之后土地利用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趋于稳定,但林地减少,城市生态抗干扰能力降低,生态风险加大。
其他文献
目前全球上百个国家已经认可土工材料并广泛应用,中国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需要不同类型的高质量产品,国内外的强劲需求造就了庞大的土工材料市场。本
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员工建言是能有效提高组织效能的正能量。然而,在东方人际哲学的影响下,并非所有员工都乐于表现出建言行为。文章以上下级配对的207套IT企业中的研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关注公平正义、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在基本公
海绵城市理念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具有可行性,能够解决校园短期严重积水问题,以期打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海绵校园。建设海绵校园的对策包括:道路工程改造、路面排水改造和原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体育专业人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实现了校地资源的优化组合,满足贫困地区对体育教师的需求。由于受助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有可能造
职业生涯规划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商学院在2018年新生入学之初采用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和规划系统,对大学新生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学习风格方面进行
自建国以来,资源型企业为国家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生态结构的影响及造成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