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症状复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表现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87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症状较轻的反流性食管炎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近年来几项关于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的研究与对亚洲地区以往的研究相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数逐渐增高,根据时间趋势所行研究也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增加,本文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症状来我院前后两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通过统计其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表现特征进行研究,如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与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关系、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及胃食管阀瓣分级随时间的变化、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次诊断与复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及食管裂孔疝变化、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转归情况、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好转与加重时胃食管阀瓣分级变化、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容易于同一部位好发以及容易在哪个部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容易于同一季节好发以及容易在哪个季节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症状就诊季节、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一综合分析,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症状而复诊的内镜表现所具有的特征,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些一般发生规律。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前后2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下均简称内镜)(两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时间间隔≥3年)的患者,所有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均以反酸、烧心、胃灼热为主要症状来我院行内镜检查,且两次内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均除外肿瘤、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幽门梗阻等疾病,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92例,同时统计相应病例的临床参数,如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发生部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就诊季节、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根据Hill标准法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按左前壁、左后壁、右后壁、右前壁分类;RE的转归分为不变、好转与加重;幽门螺杆菌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分为阳性与阴性。结果1.本研究共包含192名患者,选用3~8年第一次行内镜检查的数据,应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研究洛杉矶分级与胃食管阀瓣分级之间的关系显示,两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1,P<0.05)。2.本研究共纳入192例患者,平均年龄(49.93±11.451)岁,前后两次行内镜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4.88±1.386)年,应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随时间的变化,得出前后两次洛杉矶分级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食管阀瓣的分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2例患者中150例患者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两次行内镜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67±1.631)年,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中前后两次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本研究中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进行个体研究,将食管粘膜未融合者归为轻型反流性食管炎,即洛杉矶A级和洛杉矶B级,融合者为重型反流性食管炎,即洛杉矶C级和洛杉矶D级,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好转者有11例(7.3%),加重者有9例(6.0%),未改变者有130例(86.7%)。将其中好转与加重患者与相对应的胃食管阀瓣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患者好转与加重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无关。4.对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的发病部位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前后两次行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归入研讨的192例患者中,统计初次行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每位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发生在多个部位),得出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在左前壁的患者有53例(27.6%),左后壁的有47例(24.5%),右后壁的有108例(56.3%),右前壁的有179例(93.2%)。5.对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的就诊季节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群体患者前后两次就诊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季节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2例患者中第一次行内镜检查发生在春季的患者有55例(28.6%),夏季有37例(19.3%),秋季有54例(28.1%),冬季有46例(24.0%)。对本研究192名患者就个体就诊季节进行研究,以相同季节就诊的有46例(24.0%),不同季节就诊的有146例(76.0%),同季节就诊中于春季就诊者有16例(34.8%),夏季就诊者有12例(26.1%),秋季就诊者有7例(15.2%),冬季就诊者有11例(23.9%)。6.本研究共有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粘膜完全愈合,初诊时平均年龄(47.95±11.4)岁,复诊时平均年龄(53.19±11.475)岁,从数据观察,有4例融合的食管炎完全愈合,余38例均由未融合的食管炎完全愈合。经统计学方法得出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前后两个时间点行内镜检查时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本研究统计从初次诊断到复诊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粘膜完全愈合,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例数,得出初诊合并食管裂孔疝共12例,复诊合并食管裂孔疝共4例,根据统计学分析,得出初诊与复诊时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有统计学意义(P<0.05)。8.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患有胃溃疡的患者有6例,合并糜烂性胃炎的患者有74例,合并患有十二指肠球炎的患者有29例,合并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12例,合并患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66例,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上述疾病经两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均无关联(P>0.05),与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有关联(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OR=5.167)。9.本研究共有75例患者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应用卡方检验示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无相关性(χ2=7.575,P=0.180)。结论1.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有关,反流性食管炎随着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增高呈加重趋势。2.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随着时间的延长,洛杉矶分级等级下降,即以症状就诊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呈好转趋势;胃食管阀瓣分级则表现为随时间延长,胃食管阀瓣等级不变。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中,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均表现为与初次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时等级相同。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好转与加重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无关系。4.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粘膜破损容易在相同部位再次发生,且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于右前壁最易发生。5.整体研究时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容易在相同季节再次就诊,发生季节没有规律性;在对患者进行个体研究时,有24%的患者以相同季节就诊,其就诊季节呈散发性。6.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较复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低,食管粘膜未融合的患者食管粘膜较易愈合。7.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诊时合并食管裂孔疝较复诊时合并食管裂孔疝人数多。8.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均无关联,与食管裂孔疝有关联,且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9.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之间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永磁电机为了能在运行中获得较大的调速范围大多采用传统的矢量控制弱磁扩速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缺点:调速范围仍受到母线电压、逆变器容量的限制;直轴电流增加了励
二硫化钼(MoS2)和二氧化钒(VO2)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高应用性半导体,二硫化钼独特的层状结构与石墨烯类似,在拥有许多类似石墨烯的优良性能的同时,二硫化钼不仅具有可调节的能带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形势积
余姚市位于宁绍平原,地处浙江省东部,东与宁波市相邻,南部紧邻奉化,西与绍兴上虞区相连,北与慈溪毗邻。余姚方言处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与甬江小片的交汇地,受绍兴和宁波两地方言影响,既残留有古绍兴方言的遗迹,又受现代宁波方言的影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对余姚方言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本文以余姚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三个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基于共时描写,系统地探索其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同时运用语法化、认知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航空运输在全球客、货运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航空器对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更多关注,开展航空器排放扩散特性研究工作有助于航空业
近年来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光电子产业约占世界市场的10%左右的份额,光电子在科研和技术进步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家信
微网作为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有效载体,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微网与传统电力系统存在运行模式、微源种类和控制策略的差异,使得微网运行过程产生了一些制约新能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利用体系中的脲酶与尿素发生反应,在Ca2+等金属离子存在时,能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沉积出来,以达到Ca2+与重金属离子共沉淀的目的。它是一种颇具远
氯代硝基苯酚类化合物(CNPs)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在水体、土壤环境的普查过程中发现,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都能检测到CNPs的存在。由于CNPs化学性质稳定,含有多个吸电子基团,
声源定位是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民用等方面。目前,单声源定位算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与硬件系统相结合,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小型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