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粒尺寸及分布对逆相变奥氏体不锈钢强塑性能的影响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韧性和焊接性,在各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普遍偏低(~200-350 MPa),严重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使用。通过各种强化机制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同时通常会伴随着塑性的降低,因此,如何突破强度与塑性之间的“倒置关系”获得优良强-塑性匹配的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在严苛工业环境下的适用性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Cr-Mn-N亚稳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冷变形结合退火工艺制备高强度高塑性匹配的奥氏体不锈钢,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仪等显微组织表征技术及纳米压痕等微观力学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化机理和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协调变形机制。并探究微观组织结构对高强奥氏体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对商用Cr-Mn-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不同形变量冷轧处理,研究冷轧对奥氏体不锈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形变量的增大,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由原始态的等轴粗晶,转变为10-30%形变量时的层错、形变孪晶及板条状形变诱导马氏体,到60%形变量时的包含形变孪晶网格和位错胞的形变奥氏体及位错胞状形变诱导马氏体。未转变奥氏体的细化和形变诱导马氏体含量的增加导致奥氏体不锈钢随形变量增加,强度增大,塑性降低。10%-30%冷变形样品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强塑积达到30 GPa·%以上。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形变机制由原始样品的位错平面滑移+形变诱导马氏体+形变孪晶,转变为30%冷轧样品的形变诱导马氏体+形变孪晶,60%冷轧样的形变诱导马氏体+少量形变孪晶。(2)选取60%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分别在700℃和1000℃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研究退火温度对冷轧试样逆相变机理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逆相变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700℃条件下,退火过程中形变诱导马氏体同时发生扩散型和切变型逆相变以及形变奥氏体的再结晶,形成了双峰结构的粗晶/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在1000℃退火时,通过形变诱导马氏体切变逆相变并结合再结晶形成单峰结构不锈钢。相同平均晶粒尺寸条件下,单峰结构试样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而双峰结构试样断后伸长率更高。双峰结构试样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性匹配。双峰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变形机制从初始阶段的几何必须位错积累到中间阶段的形变诱导孪晶,直至最后阶段的形变诱导马氏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双峰试样中更多的几何必须位错、形变孪晶和形变诱导马氏体的共同作用使试样的应变硬化率在大应变范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延伸率。(3)为了分析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在纳米/微米尺度上的力学行为,采用冷轧结合退火工艺分别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3μm的超细晶和~14μm的粗晶奥氏体不锈钢,并采用纳米压痕实验结合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比研究了晶粒细化和晶粒取向对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粗晶奥氏体不锈钢,超细晶试样在晶粒内部和晶界都有较高的纳米硬度。晶粒内部高的纳米硬度是由于超细晶中预先存在少量位错,而晶界纳米硬度较高归因于晶界周围较高的应变。此外,纳米压痕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活化体积对晶体学取向的依赖性较弱,但对晶粒尺寸的依赖性较强。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高强度主要源于更高的晶界强度以及少部分晶内强度的贡献。(4)分别采用形变强化和细晶强化机制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并研究不同强化机制以及不同晶粒尺寸对奥氏体不锈钢氢脆性能的影响。冷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形变诱导马氏体会导致奥氏体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提高。冷轧试样氢脆敏感性较高是形变诱导马氏体和位错共同作用的结果。氢脆敏感性实验表明晶粒细化不仅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同时也提升了其氢脆抗性。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Cr-Mn-N奥氏体不锈钢中可扩散氢含量逐渐减小。氢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扩散受氢沿晶界快速扩散与位错作为氢陷阱减缓氢扩散的双重作用机制所控制。(5)选取不同晶粒尺寸试样在不同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拉伸,研究晶粒细化以及双峰晶粒尺寸分布对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0℃拉伸时,细晶强化机制仍然适用;随着应变速率由10-3 s-1降低到10-5 s-1,细晶强化作用减弱。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拉伸形变机制均为应变诱导孪晶+位错滑移+动态再结晶伴随的晶界滑移。高应变速率(10-3s-1)条件下,再结晶机制主要为连续动态再结晶;低应变速率(10-5s-1)条件下为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应变速率由10-3 s-1降低到到10-5 s-1时,细晶奥氏体不锈钢断后延伸提高约2倍,归因于试样在大应变范围内保持应变硬化和再结晶软化的动态平衡,使应变硬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波动。相同平均晶粒尺寸的双峰试样断后延伸率较低,是由于高温拉伸过程中,双峰试样的粗晶区发生动态再结晶并细化晶粒,晶界密度增大阻碍位错滑移。
其他文献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绿色化学的普及,提高海洋用钢的防腐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性富锌环氧涂料以其优异的防腐性能、物理性能和经济优势等成为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船用钢材保护材料之一。添加功能性导电填料可以增强富锌涂层锌颗粒之间的导电性延长防腐时间。然而,在涂层干燥过程中容易形成蒸汽逸出孔,导致金属表面暴露于外部腐蚀环境,腐蚀保护大面积失效。目前,常用的导电自修复填料尺寸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其分散性
目的:我国是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均较高,而肝移植是现阶段治疗各种肝脏损害所致终末期肝病、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的理想方法。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以及阻断肝门的肝部分切除术后难以避免的损伤,术后易导致肝功能障碍,甚至肝衰竭。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不断增加,使供肝短缺的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扩大供肝来源,各大移植中心逐渐接受脂肪肝作为“边缘性供肝”。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聚丙烯酸酯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和热学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化妆品、医学等领域。该类材料的制备主要采用物理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等方法,其中聚丙烯酸酯与纳米粒子间的界面作用方式与作用力强弱从本质上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有关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于界面作用模型建立和材料构效关系方面研究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材料性能的挖掘与提升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titis,KOA)的潜在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改良全膝关节置换术(Tol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术后评价;确认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合物对KOA的治疗作用并揭示其在KOA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GEO数据库分析非KOA及KOA患者软骨组织转录组学数据,分析二组间的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信号富集并对全基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其中石灰石矿产资源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建材来源。我国西南地区大范围分布着二叠系石灰岩地层,但该地层中存在多层缓倾软弱夹层,在降雨和爆破振动影响下,软弱夹层流变效应显著增强,边坡易沿缓倾软弱夹层发生滑动破坏。研究这种特殊的软弱夹层流变特性和致滑机理至关重要。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地区含缓
星载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在对地观测、太空探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立体摄影和激光高度计是两种常用的技术。立体影像空间分辨率高,但无地面控制点时高程精度提高困难;激光高度计高程精度高,但空间分辨率不足。基于激光控制点和立体影像联合平差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传统激光高度计脉冲功耗大、足印稀疏,在山地区域难以为联合平差提供准确激光控制点。以ICESat-2(Ice,Cloud and Land Eleva
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对完善医疗卫生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均以医院为主,致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滞后于医院,瓶颈不断显现。因此,医疗卫生领域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卫生资源配置,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全面完善医疗卫生体系。通过促进各级医疗机构的发展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是中国医改一直以来的重要目标,不少文献提出引入竞争机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方式之一,然
目的探讨人参挥发性成分具体化学成分及其功能分析,网络药理学联合实验分析人参挥发性成分干预胃癌的分子机制和关键作用靶点。方法 1.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人参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联合TCMSP分析平台分析并筛选人参挥发性成分具体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工具和BATMAN-TCM工
以高速插针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插针机构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圆柱凸轮沟槽曲面方程,建立凸轮滚子(以下简称滚子)-沟槽的接触力学模型和滚子在沟槽内滚动的运动几何模型。基于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凸轮转动1周过程中每一时刻滚子与沟槽受力接触点的最大接触应力。基于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判断滚子圆周方向上的危险点,并以该危险点为对象,实现了对滚子疲劳寿命的定量计算。结合1个具体算例,分析了滚子直径、凸轮直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肿瘤。美国每年有超过32000例新确诊病例,近13000名患者死于该病。2006-2016年我国MM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已引起国内血液学者的重视。MM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5岁,当然,也有不少年轻患者被确诊。最近10余年中,新型药物和治疗技术,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自体干细胞移植、嵌合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