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阐释之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拥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传统,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对本领域的几部经典的解释一直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经典阐释活动。在古代经典阐释活动中,《庄子》阐释是颇具代表性的个案。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阐释者,对《庄子》的阐释也不尽相同,正是由于阐释者们颇具特色的解释,才使得《庄子》广为流传,并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庄子》阐释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因此,本论文选取《庄子》阐释史上五位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解庄著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并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庄子》阐释差异的原因。 《庄子》阐释之所以代不乏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庄子》文本的召唤性,正是《庄子》文本的召唤性吸引了历代阐释者。本论文首先对郭象与成玄英在《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做了深入探讨。由于二者所处的阐释处境及阐释身份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解庄目的的不同,因而他们的解释也呈现出迥然有别的特色。郭象处于魏晋嬗变时代,出于调和儒道的目的,他对《庄子》进行创造性误读,借助注庄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庄子》阐释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与郭象不同的是,道士出身的成玄英则处于唐初儒释道三教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的思想环境中,他以佛解庄的真正意图是要提高道教的理论思辨水平。其次,林希逸理学家的阐释身份与南宋的历史与思想背景使得他对《庄子》的阐释又与郭象、成玄英不同。坚定的儒家立场促使他以儒解庄并开创了后代以儒解庄的传统,以禅解庄是林希逸《庄子》阐释的另外一个主要特色。最后,俞樾与章太炎处于晚清的历史语境中,特殊的阐释处境以及变化了的阐释身份使他们的阐释风格又与前三位阐释者区别开来。作为清代考据学大师,俞樾解庄秉承了乾嘉考据遗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庄子》的训诂考据做出了出色的研究。由于思想学术以及身份的变化,章太炎的解庄又与其师俞樾有所不同,虽然他主张“考据之学”与“义理之学”二者不可偏废,但他更重视“义理之学”,他的《齐物论释》就是借解庄将庄学、佛学、西学融会贯通,创立了具有近代新思想的哲学理论。 通过对五位《庄子》阐释者的个案分析,本论文认为《庄子》阐释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庄子》文本的召唤性和阐释者理解的历史性,此外,阐释者身份的改变及不同阐释方法的运用也导致了他们对同一部文本——《庄子》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解释。
其他文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部门的施政绩效。军费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现行的预算编制采用基数预算法,建国
人民陪审制已由国外引入我国多年,其适用的实际效果如何呢,法律界的人士有目共睹,由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制度已沦为具文。但随着人们民主热情的与日俱增,人民陪审制这一司法民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行前列腺切除术的40例中发生术后出血的5例的出血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早期预防与护理的要点。结果本组5例术后出血患者
近年来,我国赡养纠纷案件持续增加。根据河南省人民法院审理的赡养纠纷案件统计年鉴得知,2015年审理了2450件赡养纠纷案,2016年审理了2815件赡养纠纷案。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多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考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生、确立、发展的近代化过程,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与本文讨论的问题相关的文献,经精心筛选,将接受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列为观察组,
充分了解和认识骨的生物力学在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中肌肉骨骼系统出现的难题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骨伤科特色疗法对
本文采用穷尽考察、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洛阳伽蓝记》的词汇系统进行了静态描述和动态分析,探讨了汉语词汇系统从上古到中古的种种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概要地介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品牌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千家万户,国际品牌超越了民族文化的障碍,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消费者。当今的中国也已被历
本文从对赣鄱地区古文化的序列研究入手,构建了赣鄱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发展框架,并在该文化框架的基础上,对赣鄱地区古文化的社会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古学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