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动态和不确定,企业必须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来保持竞争力。破坏性创新是基于破坏性技术的创新,是指企业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绩效属性,引入低端用户或新用户看重的绩效属性或属性组合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先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再逐渐破坏和取代现存主流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中小企业发起的破坏性创新常常使许多发达国家的领先大公司在竞争中失败,破坏性创新对企业竞争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由于破坏性创新显著差异于一般的维持性创新,用来管理一般维持性创新的传统创新管理理论与指导原则难以适用于破坏性创新,因此,探索成熟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具有战略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并对破坏性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成熟企业往往在维持性创新中立于不败地位,但当面对破坏性创新时成熟企业往往会被新进入企业所击败。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成熟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的一般困境,分析了成熟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失败的原因和过程。第三章分析了影响成熟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因素。分析了环境因素,组织结构因素,过程因素和管理因素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掌握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对破坏性创新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开展破坏性创新。第四章指出了成熟企业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战略方法,并提出了成熟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等多种途径开展破坏性创新,并对内部风险投资,合作研发与战略联盟以及技术并购等三种具体的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文化等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