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综合发展顶层设计的核心议题,是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整合架构。十八大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与在传统城镇化阶段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纠偏方案相结合,是与国家追求为人民谋福利的政治诉求相契合而形成的。自“新型城镇化”正式提出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其研究数量与日俱增,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关照。县乃国之基,县域作为我国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经济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产业链长,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的众多产业,能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利用旅游业作为县域的支柱性产业有着低投入高回报的利益回报,同时,旅游业作为县域的支柱性产业还能够解决传统城镇化阶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效根治伴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现象。因此,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着手,研究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又对国内外县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提炼出县域旅游的几种发展类型,并列举出具体代表县域的发展战略,试图摸索各类型的一般发展规律。在此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与视角相结合,总结了传统城镇化阶段旅游的一般问题,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提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县域旅游开发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构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县域旅游开发模式与路径选择,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四川省蓬溪县作为样本,对其成长情况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经济基础、旅游支持条件三方面进行研判,结合之前提出的开发模式与路径选择为其选择匹配的开发模式,最后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从产城一体化层面、城乡统筹层面、生态文明层面对蓬溪县对蓬溪旅游开发提出将城镇的产业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宜居、宜业的产城互动展格局;有效规避“马太效应”的发生,实现蓬溪各旅游分区的均衡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居住、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生态县域等发展建议,以期对其他县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