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符号学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围绕各个博物馆而设计的文创产品逐步增多,文创产业意识也在被大众所理解。作为主创来源的博物馆,自身承载了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雄厚文化资源。博物馆如同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之窗,承载了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雄厚文化资源,层出不穷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也成为传播文化资源的重要媒介。如何运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更高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广大群众的消费认知,成为当今设计行业探讨的重要话题。直隶总督署博物馆(1)是现存古衙保存最完善的满清时期的建筑。立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的视角,运用图像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方法作为此次设计的理论研究方向,根据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这一具体调研对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如何把博物馆本身丰富的人文价值通过文创设计产品为载体,实现更优化的视觉传达与创意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博物馆的文化输出,作为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本篇文章主要按照以下五个部分加以一一说明,第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理论与实践方法,第二部分简要概述了与图像符号学的有关基础理论,以及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定义与理论基础,介绍了图像符号学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主要功能,结合国内优秀案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对现有的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文化资源和建筑符号加以明确的梳理整合,根据当下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调研与分析法对其文创产品加以归纳总结,并从中发现不足;第四部分,以图像符号学理论阐述了博物馆中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和图像符号的提取方式;第五部分立足于实践,通过对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文化符号以及图像符号进行元素提取,并具体的应用到以“直隶总督署”命名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中去。经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开发设计方案的深入研究,不仅为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设计出富有历史人文特点,又结合了时下新潮的文创设计产品,也对直隶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同类博物馆文创设计提出相应的有价值的借鉴。
其他文献
郭尚先是清代中后期的帖学书家,他的一生横跨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其人深受嘉庆和道光皇帝赏识。他品学高卓、仕途清廉、与禁烟英雄林则徐是莫逆之交。乾嘉时期为帖学鼎盛时期,嘉道年间碑学逐渐崭露头角进而占据书坛主导地位,人们开始忽视帖学的存在,转而对碑学热心追捧,郭尚先正处于碑帖交替的大环境中。郭尚先既体验了帖学书法的兴盛,也感受到了碑学书法的刺激,终其一生恪守帖学。在帖学与碑学相碰撞的局面下,郭尚先形
学位
《头眩帖》作为一部书写药方的书帖,同时具备书法研究价值和中医研究价值。最早在北宋年间被《绛帖》作为王羲之法帖收录其中。宋代之前,此帖并未出现在各类书学典籍中,尤其是极为推崇王羲之法帖的唐代,由褚遂良编纂的《晋右军王羲之书目》中王羲之法帖列表和张彦远编纂的《右军书记》中王羲之法帖列表中也均未出现《头眩帖》。而同一时期的北宋年间官府所汇刻的《淳化阁帖》中也未曾收录此帖,所以对于此帖是否为王羲之书作历来
学位
全国美展代表的是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当下的中国美术创作有指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一些探索性花鸟画作品,融合了其他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态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花鸟画创作具有时代性和多元性,对两届美展作品分析对当下美术创作具有借鉴意义的。本文通过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的花鸟画的创作进行大致对比,分析两届花鸟画的作品特点来反映时代对花鸟画创作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四部分展开对两届花鸟画的创
学位
贝尔纳·卡特林是法国当代的知名艺术家。他一生坚守本心,醉心于构建自身的艺术事业,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绘画理念。在他绘画艺术的探索中受到了纳比派和野兽派的启示,形成了简约、沉静的艺术风格。卡特林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平面性绘画语言,以极简的画面形式和高饱和度的色彩为艺术特征,通过理性的构图和几何化的造型以及厚重的肌理表现,营造出了独属于他的画中世界。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图像分析法,以平面化绘画作为切入,通
学位
全国美展每五年举办一次,是目前所知中国美术界最具权威性的展览。从194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的举办到如今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七十年的时间里,全国美展的举办可谓是见证了中国美术的成长。本文将主要对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花鸟画形式语言进行分析,针对本届全国美展花鸟画作品中呈现出的形式语言特点和在本届全国美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等。通过对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花鸟画作品的探究也反
学位
绘画艺术作为艺术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画家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家内心视像的还原过程,绘画作品则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物化体现。真实还原创作主体的内在感受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不变的追求。在艺术家漫长的艺术创作生涯中,由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化内涵、生活经历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作品也会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个变化的过程则是艺术作品和创作主体的“嬗变”过程。“嬗变”的过程不
学位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的艰难历程。在中国初期的革命斗争中,“新兴木刻版画”是文艺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上千名青年木刻家的赤诚之心和报国之愿,而“新兴木刻版画”中所蕴含的深厚的革命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当下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时代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保定市区最具有革命文化内涵的保定“红二师”,在经历国家危难和人民解放的历程中,其伟大的革命
学位
民俗节日作为某一地区或民族具有鲜明主题的文化活动形式,其发展与保存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社会的构建、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艺术审美的创新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现阶段,我国文化自信日益显著,这也对民俗节日的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契机。立足于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融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建立传统民俗节日与现代社会受众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从而唤起受众的认知,进行有效传播与价值提升。其中,安国中药节随着安国中医
学位
伴随着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与发展,传统的农耕文明面对现实发展的需求逐渐被忽视,这时乡村展览馆这一地标性建筑作为乡村对外宣传的载体与途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乡村展览馆空间设计大都还停留在满足基本的展示功能阶段,忽略了在情节、情感等方面的叙事传达,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乡村展览馆的多功能的需求。本文以骆驼湾村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叙事理论探索乡村展览馆空间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方法,打造具有地方特
学位
插画作为主要的视觉表达形式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插画设计是有叙述性的文本、特指的使用对象以及具体的商品市场。相较于美术而言,插画设计更重视叙事性的表达和设计理念的把握。插画的叙事性设计作为众多插画形式的一种,通常以表达故事的内容或展示事物为主,以故事的发展脉络、事情的逻辑顺序与因果关系为特色,通过情感的注入强化人们对于产品的故事脉络和情感的理解。文章通过对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