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法治疗胸部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受损修复后,瘢痕组织仍在不停增殖生长,最终形成增生性瘢痕。有学者认为增生性瘢痕主因损伤后组织胶原的过度增多沉积引起,不仅超出皮肤水平及病损范围,更超出了病损范围。增生性瘢痕特点为:突出于皮肤表面,高低不平,形状多不规则,有实韧感,表面有充血,可伴有搔痒和灼痛症状,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等情况时症状会加剧。目前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方法也非常多,临床治疗选择性较多,其中疗效比较确切且国内外现阶段治疗瘢痕的常用方法有:药物的局部封闭、移植皮肤、晶体磨疤手术、皮肤扩张器扩张后手术并联合激素注射、放射疗法、压迫疗法和硅酮类敷贴等疗法。在临床上治疗上都还不大成熟,疗效的确切性仍需进一步验证观察。瘢痕对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生理、心理及功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增生性瘢痕的诊断和治疗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比较三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的推广大规模应用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更为广大增生性瘢痕患者带来福音。目的比较三种治疗方法(醋酸曲安奈德针、美皮护贴、32P敷贴)治疗胸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寻一种更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2013年01月至2014年01月间来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胸部增生性瘢痕患者1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63例,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针,平均间隔2周1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B组64例,采用美皮护贴敷治疗,采取每日贴敷大于12小时,持续贴敷半年;C组65例,采用32P敷贴治疗,剂量选择在10 Gy,1个治疗周期为5天,1月1次,治疗5个周期。均随访治疗1年,记录患者接受治疗以后的疗效情况数据。通过对比三组实验数据的χ2值来检验治愈率的差异,χ2值可以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结果经过数据分析,A组治疗病例63例,治愈率52.38%,B组治疗病例64例,治愈率57.81%,C组治疗病例65例,治愈率92.31%,对随访一年后的数据记录及临床实验结果统计分析,三组治疗后对治愈率进行两两统计比较:A组和B组治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醋酸曲安奈德针、美皮护贴及32P敷贴)治疗中,32P敷贴治疗法是治疗胸部增生性瘢痕的最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家长在如何指导儿童早期阅读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幼儿园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区域环境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期阅读活动,对家庭的亲子阅读活动进行直接指导。这对提高家长文化素质、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密切亲子关系和家园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早期阅读;亲子阋读;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50-01  
背景和目的: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肥胖小儿,尤以4-10月多见。男性较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3∶1。目前常用的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x线平
在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应用好此项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该文利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1.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区纹状体内TNFα、IL-1β、NO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动态变化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2.研究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斑块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apo J的表达和分布,并与健康人正常动脉及非糖尿病患者不同期的动脉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apo J的分布进行比较.方法:
目的:动态面察哮喘动物气道炎症的改变;研究炎症促进因子IL-5和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变化趋势、相互关系和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观察哮喘进气道中嗜酸性细胞(EOS)凋 亡在炎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AUTOSOMAL DOMINANT NEUROHYPOPHYSEAL DIABETS INSPIDUS,ADNDI)出生时正常,发病的年龄一般在1岁半以后,患者血清AVP的含量明显减少或缺如,血A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时的QRS波形态、QRS波间期及心室收缩同步性等指标的差异,总结具体间隔部何处起搏时效果更优,进而指导右室导线植入部位的选择。方法:入
目的:研究TII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5mRNA、IL-4mRNA赙达的影响,探讨TII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结论:TII通过抑制IL-5、IL-4基因的转录,而发挥其抗气道炎症反应
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时神经功能、神经组织山梨醇、神经纤维及内膜血管的变化,我们应用链脲佐菌素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利用热痛测试仪和热板试验测定痛阈变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