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口语能力的培养引来更多关注。然而,中国大学生口语能力薄弱,很多学生没有自信说英语;即使说了,很多句子也有语法错误或者词不达意。众多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大多由于学生们口语练习太少,口语词汇欠缺,或者常用的口语词组运用不熟练。显然,大学生要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解决词汇问题。
本文试图以Laufer和Hulstijn提出的投入量假设作为理论基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指导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学习和运用英语高频词汇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本实验根据投入量假设的“需求、探索、评估”三要素,设计出不同投入量以及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将词汇附带学习和口语练习相结合,以期找到更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从而改善学生们学习“哑巴英语”的现状。
此项研究的被试对象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两个班级,共64名大一学生。本文通过口语能力前测和后测成绩对比、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调查问卷分析等方式,验证了运用投入量假设学习高频词汇,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这一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同时探索了在英语口语课堂中,如何运用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学习效果。
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师的口语教学工作,并且能为愿意提高自身口语水平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些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