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其效果的对称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利息率以及信贷供给对我国产出的影响是否存在非对称效应,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原因何在,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首先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论述了1993-2009年间货币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及其效应。然后利用1993-200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定性分析以及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利息率以及信贷供给对我国产出的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而且在短期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的,但这种影响相对持续期较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短期影响较小,但这种影响随时间推进累积得越来越大。另外实证分析还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要大于信贷波动造成的影响。随后本文分析造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的下降或履约能力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古老的风险,也是商业银
IPO抑价普遍存在于全球的证券市场中,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从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一直存在着较高的IPO抑价率。2009年10月30日,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正式开板,标志着我国
本文旨在对中国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进行系统考察,综合利用理论方法与历史方法,给出识别要素价格合理性的理论标准与经验标准。其理论意义在于,以价格决定研究推动转型经济体制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中的关键一员。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根据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数据显示,知识型员工频繁离职,高达60%以上,而其中“90后”知识型员工
你的生活平平淡淡,两点一线,一成不变,往返于公司与家。  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刻起,就有很多人羡慕你的生活,工资不菲,整日坐在有鲜花绿叶装点的办公室里敲击键盘,一个女孩子应有的幸福的样子你全有。你拥有姣好的面容和他人看来完美的人生,就像在温室里正开得灿烂的百合,宁静却高贵。但是后来的你,在众人认为应在公司叱咤风云的你,有那么一天却带着所有东西去了青藏高原的深处当了一名支教老师。我知道你一直都很喜欢青藏
期刊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银行业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资源配置的效果,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银行效率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