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地区国际连锁餐饮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在中国大陆迅速扩张,并领跑连锁餐饮业的发展;中国大陆也成为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在海外扩张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作为国际连锁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点布局对企业的扩张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点的空间分布一方面受餐饮企业主观扩张策略和竞争策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大陆客观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选取典型餐饮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国际连锁餐饮企业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差异的关系,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连锁餐饮企业在大陆的空间分布特征,把握其在宏观布局上的选址规律,还能够从侧面体现不同地域对餐饮企业吸引力的差异。本文的工作主要是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两大连锁快餐巨头为例,以GIS空间数据分析(Spatial Data Analysis, SDA)技术为支撑,探索国际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在大陆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区域差异的原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从不同尺度上分别概括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大陆分布的总体特征,包括宏观分布不平衡性、集中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二者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似及不同之处;从各省份之间、主要城市之间和市内选址三方面着手,统计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网点数量并分析其相关程度,探讨了二者分布的空间关联特征;(2)在大陆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一线至五线城市的扩张规模,对二者在大陆城市的扩张深度及差异进行了研究;为排除人口因素的干扰,选取大陆主要城市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人均数量为衡量标准,更加客观地论证了某些二、三线城市对国际连锁餐饮企业的巨大吸引力;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市域尺度上研究了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在大陆的集聚分布特征;(3)在单因素分析、OLS回归模型和GWR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主观上的经营战略差异与客观上的社会经济差异两个角度,分析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在横向上的扩张规模、扩张深度差异和纵向上的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4)以各市肯德基数量为主属性,以各市肯德基网点坐标的平均中心或市多边形的平均中心为发生元,基于Voronoi空间划分构建了肯德基分布的中心地等级体系,辅助分析了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在大陆的集聚分布特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在大陆的总体分布特征、空间关联特征、扩张深度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并从不同角度尝试解释了这些空间分布特征的原因。另外,本研究综合运用了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贯彻了定量与定性、图形与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结果更多地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呈现,使结果的表达更加直观、形象,对以后相关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分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阐述了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唐钢中厚板LF精炼炉成分预报与控制模型,以实际化学成分和现场加料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学建模,建立了一套钢水成分预测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模型软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满足了生
以学习者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取了学习行为特征,构建了一组学习行为时间序列数据,提出了一种学习行为时间序列相似性模型;通过学习行为相似性模式的表示、度量和聚类,验证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A,HSYA)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自发性凋亡及辐射诱发的细胞凋亡对放射敏感性的预测作用,进一步阐明凋亡及放射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分子学基础。方法:(1)克隆形成实验测定CNE-1、CNE-2不同剂量
发展节水农业对于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张掖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农业地区,发展节水的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开源与节流结合,以节流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端的普及,知识付费产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本文对知识付费产品的内涵以及产生的动因进行全面分析,就当下几大典型的基于移动互
从数学分析和程序实现的角度着重对绞车系统加以论述,分析说明了石油钻机绞车PLC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石油钻机绞车系统控制基本功能。
无锡在二十一世纪即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 ,它将依托什么实施其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挖掘、开发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 ,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优势 ,让古璞映辉 ,无锡的历史文化
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探讨20世纪前期中法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法国作家对中国诗歌和戏剧的译介、改作和研究;中国学者对法国作家尤其是启蒙主义作家的译介以及对法国汉学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