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研究——以《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纸民生新闻发展至今已经近7年,其社会效应和研究价值在业界和学界均引起很大关注。但是由于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学界对其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目前对于报纸民生新闻的研究多为新闻本身内容、视角、价值取向层面的观照,对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少有涉及。 本文以西安地区的《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为研究样本,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综述法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探讨,并将易和其混淆的新闻形式作区分,并总结出它的特点。其次,通过对研究样本的描述和对比,总结出报纸民生新闻近年来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报纸民生新闻的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并考量、分析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最后,笔者对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民生新闻需要改变其在内容上报道题材窄、低俗化等问题,以求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探讨公共新闻是否是民生新闻的走向的必然性。
其他文献
钱塘江被称为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发源于浙江的开化县,而开化县尚属于浙江25个欠发达的县。2007年6月,《都市快报》选择了开化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反哺母亲河”系列报道
2001年《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开始发行,2004年11月15日,第一张跨地区、跨媒体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2006年1月,《21世纪经济报道》由每周两刊
本研究以1988年创刊于上海的跨国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时尚变迁与中国都市消费文化的关系。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
学位
长江韬奋奖是奖励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原分别为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两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本
在互联网商业文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粉丝在网络中的集体行动日益普及并为广大网民认识并接受。粉丝的网络集体行动是指粉丝群体在对特定对象的喜欢或崇拜的推动下,集中其物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