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唐七言绝句的意境美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唐时期,七言绝句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突破,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盛唐七绝向来以意境隽永著称,诗人们对诗歌审美特征的自觉重视也同时促进了唐代意境理论的深化。探求七言绝句的意境美,可以睹影知杆,有助于加深对唐诗意境的理解;也可以借此认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启发对唐诗的多角度研究。 文章首先介绍了七绝繁盛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诗歌题材、艺术手法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概括了盛唐七绝的整体特征。在以下几章中,笔者借用袁行霈先生的意境理论,对王维、李白和王昌龄等代表作家的七言绝句分别进行分析,阐释其诗歌的意境内涵,力求总结出盛唐七绝的意境美特征。 王维善于融诗、画、音乐为一体,借助于对形象的整体观照表达思想感情,抒情与写景在诗歌中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诗人又以佛禅意识为内在精神去体认和表现生命,诗歌富有理趣,意境营造中包含着哲理的意蕴,启迪着读者的思索。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对诗歌意境美的自觉追求尚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是随着对客观物象的描摹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自然流露因其不着痕迹而更加引人入胜,诗人也于此实现了以情动人的目的。 李白在七绝中运用了拟人、夸张和通感等表现技巧,常用变幻奇突的意象表达真实的感受。诗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出入古今的从容自由,突破对现实景物实体的刻画,实现了历史、哲学与生命的飞跃,求得意趣超妙的神似效果。既丰富了诗歌形象,又增强了诗歌的思辩色彩,使诗境显得凝重而不繁缛。 王昌龄对诗歌的意境已有了自觉的认识和追求,在七绝创作表现出更为广泛的题材和风格,内容兼具广度和深度,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意义。他的边塞七绝音调悠扬婉转,融深沉的历史内涵与壮阔的边塞风物于一体,独开悲壮空旷的意境。围绕宫怨主题的选择,王昌龄将抽象的感情或观念变换成生动具体的意象,并借助意象的组合创造出的深远的情感空间,意蕴丰富含蓄,耐人寻味。王昌龄的送别诗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溢着壮大与清刚之气。诗歌意境超越了对具体事物或场景的感受,而是对整个人生、历史和宇宙获得了哲理性的领悟。总之,王昌龄的七绝不仅映射出盛唐时期明朗乐观的时代气息,也标志着诗人在意境创造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从三个层次总结出盛唐七绝的意境美表现,指出盛唐七绝的意境美本质上是对生命自由的认识与感悟,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向往。
其他文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常发病于妊娠20周后,发病率约占妊娠妇女的5~10%,严重者可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妊高征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湿地,其在生态、观赏和科研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的旅游发展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因为城市盲目追求效益,而忽视湿地的建设,没有合理利用和
分拣输送带的传动轴部件是PCB检孔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分拣输送带的传动轴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分拣输送带的传动轴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
道德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存在着人们忽视甚至刻意回避改革道德问题的现象,出现了教育发展与道德堕落相伴而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特点。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最大的两个区域经济合作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
<正>各位大师、各位箓生、各位道长:大家下午好!箓坛安排我做一个关于授箓的目的和意义的讲座。我想,就我们道教的传承来说,主要体现在学道与修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靠"授受"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25 年,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的弊端却严重阻碍了国企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
无锡市南长区迎龙桥街道位于西门梁溪河之滨,东以清扬路为界,南至太湖大道,西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北至人民西路。辖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总户数29894户,人口93725人,下设11个社居委。
<正>雷锋精神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融入其中,就意味着要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
目的观察等离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后,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辅舒良)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1年,显效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