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会话分析为主要分析工具,依据Du Bois的立场三角,对大学生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述及其相关语言实践进行探究。本研究旨在总结语境中立场表述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立场表述特征,即立场分布特征、立场话语特征、对立场表述特征的成因及本质的社会认知阐释。本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首先,在大学生的互动话语中发现了四种明显的立场:认识立场,一致性立场,评价立场和情感立场。基于各立场的特征,进一步探究各自的特征及其社会认知成因和本质。在认识立场的分布特征方面,发现大学生互动中经常出现四种类型。从高到低按频率,它们是直接表达,认识立场标记,使用情态副词,引用第三方的认识立场。认识论立场的话语特征包括认识立场标记,引用,情态副词和直接表达。这项研究发现,社会认知中自我中心主义和的合作是促成认识立场特征的成因。大学生互动话语中认识立场表述的本质是社会身份构建和共建共同背景的过程。在一致性立场的分布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一致性立场存在两种类型: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一致性立场占据最大百分比。一致性立场的话语特征包括语用标记,句法和非语言。社会认知中由社会因素导致的合作是造成一致性立场高频率存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特殊社会背景是不一致性立场存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一致性立场表述的本质是批判性思维和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在评价立场的分布特征方面,评价立场存在两种类型:肯定评价立场和否定评价立场。最高比例是否定评价立场类型。评价立场的话语特征包括词汇: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副词。本研究中评价立场否定型所占比例最高是受社会和互动语境所导致的。其次,评价立场的表述的本质是表述个人评价和价值认同。在情感立场的分布特征方面,情感立场有两种:消极情感立场和积极情感立场。最高比例是消极的情感立场类型。情感立场的话语特征包括词汇:积极情感词和消极情感词。本研究中情感立场消极型所占比例最高是受社会和互动语境所导致的。其次,情感立场的表述的本质是表述个人情感和情感共鸣。本研究认为,在社会认知框架下对大学生互动话语中的立场表述特征研究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更好的探究其本质,更好地理解在立场表述过程中个人认知、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汉语中的立场表述研究有不同启示作用。最后,论文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大学生互动话语中立场表述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