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类拥有三维网络结构的亲水性高分子体系,水凝胶由于其柔软、高灵活度、超高含水量等特性,成为了生物敷料的首选。酪蛋白是一种源于牛乳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胶束结构以及良好的吸水溶胀性、高分散性和粘附性,在绿色功能型生物质基水凝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纯酪蛋白易发霉易脆裂,严重限制其应用。为解决该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在酪蛋白涂层材料方面的研究基础,本研究提出以酪蛋白为基体,引入协同发挥交联剂与抗菌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类拥有三维网络结构的亲水性高分子体系,水凝胶由于其柔软、高灵活度、超高含水量等特性,成为了生物敷料的首选。酪蛋白是一种源于牛乳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胶束结构以及良好的吸水溶胀性、高分散性和粘附性,在绿色功能型生物质基水凝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纯酪蛋白易发霉易脆裂,严重限制其应用。为解决该问题,结合课题组前期在酪蛋白涂层材料方面的研究基础,本研究提出以酪蛋白为基体,引入协同发挥交联剂与抗菌剂作用的纳米ZnO,创新性地提出了“酪蛋白胶束交联和纳米粒子交联”的双交联机制;基于此以海藻酸钠作为第二网络高分子,通过超分子作用力构建双网络结构,获得了兼具强机械性、抗菌性及粘附性的功能型酪蛋白基水凝胶。在将其作为生物敷料应用的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其对皮革衬底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后续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材料中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首先,在酪蛋白基体中引入纳米ZnO,通过“半溶解溶胶-凝胶酸化法”成功制备了酪蛋白/纳米ZnO单网络水凝胶;探究酪蛋白和纳米ZnO的含量等因素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DS)及流变仪对其化学结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ZnO的引入有效增强了水凝胶体系的交联网络,酪蛋白/纳米ZnO单网络水凝胶具有完整稳定、孔径分布均一的三维网络结构,且机械稳定性良好。与不含纳米ZnO的水凝胶相比,当酪蛋白含量为18%,纳米ZnO含量为3%时,水凝胶的抗张强度提升了 218%,可达1.9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37.90%,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粘附性,可达到17.99 N·Sec;在PBS(磷酸盐溶液)溶液中溶胀率达79.19%,表明该水凝胶能为水分子提供稳定的容纳空间,在模拟生理盐水中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稳定的耐盐性;此外,酪蛋白/纳米ZnO单网络水凝胶对两种易造成伤口感染的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为提升酪蛋白基水凝胶在生物敷料领域的应用价值,在酪蛋白/纳米ZnO单网络水凝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水凝胶敷料中常见的生物质材料——海藻酸钠,并通过超分子作用构筑非互穿第二网络,成功制备出酪蛋白/海藻酸钠-纳米ZnO双网络水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纳米ZnO和海藻酸钠含量对水凝胶内部超分子作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双网络结构对其性能进行调控。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成功将海藻酸钠引入水凝胶中,所获酪蛋白/海藻酸钠-纳米ZnO双网络水凝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利于伤口愈合过程的观察;第二网络海藻酸钠的引入使水凝胶表现出更高模量的弹性体行为和更加稳定的网络结构。当海藻酸钠含量和纳米ZnO含量分别为3%时,与酪蛋白/纳米ZnO单网络水凝胶相比,酪蛋白/海藻酸钠-纳米ZnO双网络水凝胶的粘附性由17.99 N·Sec提升至36.97 N·Sec,抗张强度可达1.97 MPa,断裂伸长率由137.90%提升至209.90%,在PBS溶液中溶胀率达到114.34%,并在模拟生理盐水中表现出了更强的耐受性;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为了更直观地验证酪蛋白基水凝胶作为生物敷料的应用价值,重点测试了单网络和双网络酪蛋白基水凝胶的粘附表现、抗菌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结果发现:两种水凝胶均能与多种基材之间能形成良好的粘附界面,为伤口提供封闭的愈合环境,搭接剪切强度最高可达到192.3 KPa,是目前商用粘胶纤维的几十倍;此外,水凝胶展现出了一定的水下粘附性,对于表面有粘液的生物组织愈合具有一定应用潜力;两种水凝胶对细胞生长无毒性,能够满足生物敷料的实际应用;良好的抑菌效果,使其在伤口抑菌和防感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应用结果表明:酪蛋白基水凝胶作为一种绿色功能型水凝胶材料在生物敷料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开拓酪蛋白基水凝胶作为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基于课题组在皮革表面改性的基础,探索了以皮革为衬底表面生长酪蛋白基水凝胶涂层的研究。结果表明:皮革与水凝胶协同表现出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通过调控水凝胶的生长厚度可以调节皮革衬底的透气性和透水汽性,从而有望改善可穿戴设备的卫生性能;基于此,我们设想未来可在该体系中引入导电填料,开发新型的水凝胶型皮革柔性传感设备。
其他文献
以具体工程的地板结构为案例,对比架空地板、普通实木地板以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地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效益,系统研究建筑物的节能防水性、尺寸匹配,并对不同地板结构的建筑物节能防水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普通实木地板以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地板夏季易吸湿膨胀,冬季易干缩,节能防水性能较差;架空地板节能、防水性、尺寸匹配等性能均优于普通实木地板以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地板,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好、易维修等特点,具有广
在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无论是有关医患冲突的,又或是描述疫情期间医患之间感人瞬间的,其背后蕴含的都是医患之间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影响。这些现象吸引了医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学者。研究认为交际过程中的话轮转换、对术语的理解、以及情感反馈等都会对最终的沟通结果产生影响。本文旨在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解释医患沟通成功与失败的动态过程。在概念整合理论和语境理论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医患沟通的社会
时间序列模型作为最重要的量化预测方法之一,已经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科学及工程控制等领域。模糊时间序列凭借对模糊、缺失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预测结果明确的语义解释性,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为了充分发挥模糊理论在不确定性预测中的优势,本学位论文针对建模过程中的论域区间划分和模糊规则构建阶段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首先,本文通过布谷鸟搜索(Cuckoo Search,CS)算法对模糊C均值
境外发行多币种债券是重要的融资渠道。我国债券市场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但在境外债券发行制度和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及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评级漏洞、过度负债及偿债高峰会导致违约风险,价格波动和利差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人民币与境外债券计价货币汇率波动会导致汇率风险,气候和环境因素会导致环境风险。建议深化金融科技监管应用,完善信用债评级机制,构建跨境债券交易、风控、服务三位一体平台,建立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展,我国明确提出了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推动能源高效利用和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成为了现阶段的主要能源战略。多能互补分布式系统因其高效、节能、环保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耦合了可再生能源且通常贴近用户侧,因此当环境条件或用户侧负荷变化时,系统的运行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为深入了解系统参数变化特性,本文开展了太阳能-天然气多能互补分布式系统的动态特性
超级电容器储能设备与二次电池相比,具备快速充放电特性和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但是能量密度低的问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容器(Lithium-ioncapacitors,LICs)既有卓越的能量密度,也有出色的功率密度可以实现较快的充放电和循环方面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其中具有赝电容特性的过渡金属Ni、Co、Zn氧硫化物由于制备原料廉价丰富,理论容量高,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多样化等优点作为
近年来,以天然沸石为代表的环境矿物材料因其良好的污染物净化功能以及储量丰富、价廉易得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受到了日益广泛地关注,利用其开发的吸附剂等材料已在诸多污染治理领域得到了应用。然而,目前能被大规模工业利用的天然斜发沸石的硅铝比大多为4~6,其可交换阳离子数量相对较少,且还存在比表面积较低,微孔/介孔含量低,难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其在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为此,本论文围绕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面临诸多挑战,微电网系统、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将快速发展并大量使用,以分布式能源为核心的微电网系统将提升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储能系统能够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波动,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并网将有效降低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开展含充电站微电网运行与配置优化的研究,有利于保证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实现充电设施合理配置,提高全社
图像分割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材料学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对于研究材料形态、分布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材料的SEM图像是材料与背景分离的边缘分量由具有高灰度值的像素组成,这些边缘分量像素的灰度值并不均匀和清晰,不足以将其对象与背景分离开来。特别是碳纤维材料的SEM图像形状多样,有直线、矩形、圆、椭圆等各种形状不同的“岛”,无法使用预定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海量数据在互联网上形成、流转,在不同的机构间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流,数据的可信性和可溯源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数据起源记录数据的产生和流转过程,可以用来检验数据的真实性,追溯数据产生的历史形态、还原数据真实的处理过程。然而数据起源中不可避免地包含少量敏感信息,因此在公开数据之前需要对敏感信息进行遮蔽,起源过滤技术应用而生。现有的起源过滤机制大多通过改变起源图的结构来隐藏敏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