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财务转型理论与实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大型企业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为背景,在有关管理会计、新的管理理念及财务职能转型的理论框架下,对宝钢财务职能转型的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回答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如何在传统职能的基础上,运用管理会计的思路、方法,将财务专业的技能与企业的经营实践结合起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改进管理,提高绩效,实现价值增值。”   财务职能的转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财务管理职责的中心应由交易处理转变为决策支持。   按照这样的思路,在评估财务部门的优势及劣势的基础上,宝钢实施财务转型的实践包括:提出和发展“面向战略的滚动预算”,将传统的静态年度预算发展为滚动预算包括年度滚动及季度滚动,使预算在及时反映年度经营环境变化的同时,成为提高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运用管理会计的新思路与生产部门密切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绩效;改进绩效评价方法,激励持续提高绩效。   论文详细分析了宝钢财务管理部门对传统预算管理的改进过程及其创新意义,论述了改进后的预算管理如何成为战略管理的有效支撑;论文还阐述了质量成本管理、生产切换成本、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在宝钢的实践,及这些实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
其他文献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工业化的机理,也就基本揭示了经济发展、现代化和国家兴衰的机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的历程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即:20世纪50年代
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日益成为经济领域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中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社会资源配置散乱,不能有效的形成全球范围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并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规模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符合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的竞争,走出国门的总体战略。但是对于企业并购的总体战略和整合,特别是并购后的整合,人们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认识。本论文通过对企业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院外全程居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抽选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前者给予院外全程居家护理,后者仅实施常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数年来,证券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影响了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会计盈余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以及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安排。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而影响会计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不同的股权结构下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会有所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