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对其在读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就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进行实际调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充分把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特点、规律以及影响其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在读硕士研究生调整自身信息行为以及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调整信息服务策略提供帮助。本文由三大部分七章节组成: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概述,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检索、分析,并把握有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信息、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信息需求理论,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理论,用户信息心理与行为规律理论,用户的信息协调行为理论等;进一步讨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对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讨论如何调整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如何改变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策略提供实证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对昆明地区包括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学院等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调研,了解和把握他们在信息表达、信息搜寻、信息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吸收等方面的基本信息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从多个角度讨论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对其学习、工作、生活、持续发展等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对影响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对在读硕士研究生如何自我调整信息行为,高校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如何调整服务策略,如何引导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如何营造有利于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正常发挥的环境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思考,提出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