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血津液辨证角度运用益气化瘀利水方对慢性心衰的诊治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对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探讨气血津液辨证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指导作用。2.邓悦教授应用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衰,临床上可执简驭繁,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诊治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案,使临床更加优化。研究方法:入组的72例患者均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邓悦教授自拟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若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合并症,给予其对症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西医疗效评价,数据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p>0.05,具有比较性。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疗前有可比性,p>0.05,疗后两组及组间中医症候积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总有效率试验组9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单项症候疗前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后,组内及组间经秩和检验结果p<0.05,表明组内各个症候都有所显著改变,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Lee氏积分治疗前组间比较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及组内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6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经秩和检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分析p<0.05,表明各组内治疗后均有改变,但试验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后行走距离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NT-Pro BNP检验于治疗前,两组间经秩和检验具有可比性,疗后NT-Pro BNP值两组均好转,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好转的意义更大。EF值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各组内具有差异,但EF值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心脏彩超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试验组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0.明尼苏达量表总维度积分、体力维度积分及情感维度积分疗前p>0.05,表明无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及组间三个维度积分均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意义,试验组维度积分幅度降低更多。结论: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疗效评价改变明显。邓悦教授将慢性心力衰竭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看作气血津液的失调紊乱,运用气血津液辨证治疗,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及辨证论治方法,临床诊治执简驭繁,对于中医诊治慢性心衰治疗方案更加规范,临床治疗水平更优化。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条件研究表明,三峡库区酸沉降频,库区的一些环境条件(尤其是湿度)对桥梁等建筑物的腐蚀效应有加速的作用,库区桥梁中钢材最容易受到腐蚀,其腐蚀可分为一
本文用类固态热压印法制备了聚碳酸酯微针,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在微针模具非限域和限域状态下微针的成型过程及工艺条件(压印温度、压强、压印时间)对微针成型的影响;在用非
在聋校语言教学中,双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聋童的语言学习效率,但对于特殊教师们来说则需花费更多的耐心、时间和精力。面临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源普遍薄弱的现状,手语识别技术可帮助特教完成语言教学任务——聋童将手语录成视频输入计算机,进而能够学习输出的汉字和唇语,无需老师亲自教学就能完成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另外,计算机只对标准的手语(以《中国手语》为标准)进行识别,借此还可纠正聋童手语方言化的问题。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应当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以及消费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构建全面、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制度。2016年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以来资
较全面地研究了静态GPS测量的机内数据处理和后处理功能的内容、要求及其最新发展。对GPS接收机内、外处理功能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通过增加测站数据传输设备将传统的静态接收机的后处理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前移的观点 ,并以Trimble84 0 0 0机为例 ,提出了对第二、三代接收机进行功能扩展的原则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