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对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探讨气血津液辨证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指导作用。2.邓悦教授应用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衰,临床上可执简驭繁,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诊治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案,使临床更加优化。研究方法:入组的72例患者均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邓悦教授自拟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若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合并症,给予其对症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西医疗效评价,数据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p>0.05,具有比较性。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疗前有可比性,p>0.05,疗后两组及组间中医症候积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总有效率试验组9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单项症候疗前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疗后,组内及组间经秩和检验结果p<0.05,表明组内各个症候都有所显著改变,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Lee氏积分治疗前组间比较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及组内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6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经秩和检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经分析p<0.05,表明各组内治疗后均有改变,但试验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治疗后行走距离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NT-Pro BNP检验于治疗前,两组间经秩和检验具有可比性,疗后NT-Pro BNP值两组均好转,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好转的意义更大。EF值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各组内具有差异,但EF值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心脏彩超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试验组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0.明尼苏达量表总维度积分、体力维度积分及情感维度积分疗前p>0.05,表明无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及组间三个维度积分均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意义,试验组维度积分幅度降低更多。结论: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疗效评价改变明显。邓悦教授将慢性心力衰竭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看作气血津液的失调紊乱,运用气血津液辨证治疗,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及辨证论治方法,临床诊治执简驭繁,对于中医诊治慢性心衰治疗方案更加规范,临床治疗水平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