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语言的主体、文化的主体、交际的主体。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语言的主体,人自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也从外部语言现象逐步转向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内部以及更深处。俄罗斯的语言文化学就是在“人类中心论”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门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作为语言文化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认知学和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内容,近年来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语言文化学以语言世界图景作为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侧重研究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个性、民族文化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推进,各国都更加注重“求同存异”的发展模式,当然在文化领域也不例外,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特色。成语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透镜,折射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是民族语言意识中对世界的形象化、定型化的认识,以认知结构的形式存储在民族的认知基础中,构成语言世界图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成语的角度研究俄语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俄两国文化和汉俄两国民族心理,揭示两国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特点。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主要从理论层面对语言世界图景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解释与剖析,明确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总结其特点,为文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基础的指引下进而探讨汉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   第二章为《成语与语言世界图景》,这一章里主要是明确汉俄成语的界限,确定本文所选语料的范围,从而进一步阐释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之后的对比做准备,同时也明确了成语与语言世界图景的关系。   第三章为《汉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本章通过对具体的成语的归纳和分析,展示出蕴含在汉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历史事件、风俗传统、行为规范、宗教意识和哲学思想等七大方面阐述成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汉俄成语语言世界图景差异的原因探析》,通过上文的对比,这一章主要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解释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探寻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文化,以及中俄两个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民族价值观。   结语部分在全文进行了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总结这一对比研究的成果,讨论语言世界图景研究的意义,指出了语言世界图景研究为语言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汉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研究的实践价值。   语言世界图景研究集语言、文化、人、世界于一体,充分的展示出人与世界的关系,符合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人类中心主义趋势。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能够反应映语言世界图景的片段。通过汉俄成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研究,对中俄两国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外语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法律翻译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促进国际交流,翻译了大量的法律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察谈话既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组工干部要在干部考察谈话中学会心力并用,做到一举多得。一要把考察干部与考察谈话对象结合起来。在听取谈话对象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中,
词汇是语言的核心部分,词汇研究也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焦点,而词汇附带学习又是词汇研究中的热点。多年以来,研究者花费了大量的努力,采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词汇附带
《美国人》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之一。其故事情节可视作是对圣经中亚当神话的移位,故可从原型批评角度解读该小说。主人公克里斯多夫·纽曼(Christopher Newman)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