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教学中不同多球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球训练是由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率先在排球训练上运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随着人们对多球训练深入的认识,逐渐了解到多球训练的各方面优点,因此多球训练被逐渐应用到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的训练中,并且逐渐成为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多年以来多球训练对于提高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多球训练逐渐被各个基层的网球教练员以及学校老师所重视,并且在网球教学和训练中被不断应用,广大的教练员和教师在日常的网球训练和教学过程中都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多球训练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使这种训练方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再到科学化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对不同多球训练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选取20名有一年网球球龄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使用多球组合的多球训练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多球训练方案,采用International tennis number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正、反手击球深度和正反手击球精度,以及对拉拍数等指标,对这两种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向广大网球教练员阐述不同多球训练方法在网球教学中的不同优势,从而对网球多球训练方法的作用进行探索,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不同网球多球训练方案训练后,对于学生正、反手击球深度,正反手击球精度以及对拉成绩指标上均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2)常规多球训练方案和多球组合训练方案的训练对于学生正、反手击球深度成绩的提高效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别。(3)常规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形式更加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对于技术动作的巩固要优于多球组合训练方案。(4)多球组合训练方案的训练对学生正、反手击球精度成绩的改善效果和对拉成绩的改善效果都要明显优于常规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
其他文献
<正>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且LN患者肾脏复发率高,病情容易进展,人、肾预后恶劣,但对此类患者缺乏早期预警的措施。以下将对预警LN肾
媒体管理研究已经成为传媒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以《中国电视媒体运营管理实务》一书为例,对媒体管理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研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
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价甘肃省旅游资源,分析其优势及劣势之所在,进一步探讨了该省旅游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将旅游业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措施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给药系统。本文综述了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组分选择、制备方法、表面修饰,并且对物化性质分析、给药
目的:探讨肱骨外上髁炎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运用推拿手法与抗阻运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寻找最佳手法与运动康复方法。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患者22例,为期3 d一次共10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并不陌生。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人身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马琳与苏木亚吉特、吴志祺、陈玘、朱世赫、许昕、张继科等6场比赛中马琳的250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左、中、
针对低功耗的手持导航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磁阻传感器和MEMS加速度计的小型低功耗电子罗盘设计方案。介绍了电子罗盘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算法,并在分析磁性物质影响
<正>1前言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本文研究了利用霉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笋壳生产动物饲料的过程中菌种的混合配比方式。结果表明,当纤维素分解菌N2、N8和芽孢杆菌BX2以3:2:1的比例接种10%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