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由小到大,能力由弱到强的重要途径。总结企业并购实践可以发现,并购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两种鲜明的趋势:一方面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统计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单次并购的规模还是总的并购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并购种类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由最初的横向并购为主逐渐扩展为纵向、多元化等多种并购方式并存,这些并购类别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项并购交易中可能同时存在横向和纵向形式。在并购的上述两种发展趋势过程中,学术界对横向并购所产生的效应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得出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纵向并购的效应,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争论。一方面纵向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确保产业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纵向并购后形成的一体化企业由于控制了关键生产要素的生产渠道,他们可能采取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并购企业采用市场封锁策略剥夺其他企业获得关键生产要素的权利,进而封锁市场、降低竞争。那么,现实经济中的企业纵向并购究竟会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背后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不同特征的市场中纵向并购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政府反垄断部门是否应该对纵向并购进行规制?如何规制?政府反垄断部门能否将规制横向并购方面的措施和方法直接用于纵向并购的规制?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即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从分析现实经济中企业纵向并购的特征出发,提炼出同质要素下的企业纵向并购和互补要素下的企业纵向并购两种纵向并购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不同形式的纵向并购的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紧接着,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纵向并购为样本,实证检验纵向并购的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纵向并购的规制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考察同质要素下企业纵向并购的竞争效应,尤其是市场封锁效应很多企业纵向合并成一体化综合制造商后,获得了竞争优势的同时,采用市场封锁策略不再向独立制造商提供生产要素,而有些综合制造商则继续留在生产要素市场,向独立的制造商供货。基于对现实中企业纵向并购后所采取的各种策略的分析和总结,在产业链上游只生产一种同质要素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上游由多家要素供应商构成的,下游由领导厂商和跟随厂商所构成的纵向产业链。在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制造商纵向分离的市场结构下,以生产要素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的市场竞争的均衡结果为基础,对比分析当下游的领导厂商与上游要素供应商合并形成一体化综合制造商时,这一并购策略对于上游要素市场以及下游产品市场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一体化综合制造商采取市场封锁策略的条件。(2)考察互补要素下企业纵向并购的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现实中很多产品主要由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组合生产而成,处于产业链不同层次的企业通过与关键要素供应商合并,并据此限制竞争对手获得关键要素。一些企业也通过与一般要素供应商合并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层产业链,在产业链上游供应两种具有互补性的生产要素,其中关键要素只有一个供应商生产且没有替代品,而一般要素由多个供应商来生产。以上游和下游市场纵向分离的市场结构为基础,通过上游和下游利润谈判的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纵向并购策略所产生的各种效应。(3)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间的纵向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探讨纵向并购的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分析并整理了 2013-2015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所发生的纵向并购事件,以其为样本,科学选取了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建立了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分析了纵向并购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综合影响(即综合效应),并进一步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并购的协同效应,以求证纵向并购竞争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采用PSM-DID方法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到如下四个方面的结论:(1)市场封锁效应的产生的条件,以及市场封锁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同质要素下,产品制造商与要素供应商纵向合并成一体化综合制造商后,是否采取市场封锁策略取决于市场封锁效应的门槛值以及综合制造商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综合制造商之间竞争不激烈,且综合制造商的数量低于门槛值时,综合制造商采取市场封锁策略,通过提高竞争对手成本,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当综合制造商竞争激烈,并且综合制造商的数量超过门槛值时,则综合制造商不会采取市场封锁策略,相反他会进入到生产要素市场进行交易,通过参与生产要素市场交易获取更多利润。市场封锁效应的门槛值取决于产业链的市场结构,产业链中上游要素供应商的数量和下游产品制造商的数量越多,门槛值越高,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所能够容纳的市场封锁厂商越多。(2)互补要素下,与不同的要素供应商合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和外部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关键要素供应商与产品制造商纵向并购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和外部溢出效应,即与纵向分离时相比参与并购的关键要素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的利润水平上升,并且未参与并购的一般要素供应商的利润水平也跟随增长。一般要素供应商与产品制造商之间的纵向并购时,产生正向协同效应,促进了参与并购的一般要素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利润水平提高;一般要素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之间纵向并购所产生的外部溢出效应存在很大差异,一组一般要素供应商和产品制造商合并时,促进了关键要素供应商利润水平的上升,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但是降低了独立的一般要素供应商和独立产品制造商的利润水平,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而所有的一般要素供应商都与产品制造商纵向合并之后,产生不利于关键要素供应商的外部溢出效应。(3)不同的纵向并购模式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存在差异同质要素下纵向并购协同效应的性质取决于市场竞争环境,当综合制造商之间竞争不激烈时纵向并购产生正向协同效应,但是当综合制造商竞争激烈时产生负的协同效应。在互补要素下纵向并购均产生正向协同效应。(4)纵向并购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在纵向并购竞争与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引入了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发现纵向并购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的上升,但是纵向并购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动态变动的特点。以并购发生前一年作为基期,并购后每年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随年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纵向并购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纵向并购的反垄断实践提供了分析范式,同时对于企业的纵向并购实践决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反垄断方面来说,政府反垄断部门应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确定是否对纵向并购进行限制,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纵向并购不应过多的干预。从企业并购决策来看,选择不同的并购对象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会存在差别,应该选择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的企业作为纵向并购的对象,并购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也是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