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全反式视黄酸点眼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方法 32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8只兔(8只眼),制成角膜碱烧伤模型。治疗组(A、B、C组)伤后即分别滴用15mg/L、30mg/L及60mg/L的全反式视黄酸滴眼液,对照组(D组)滴赋形剂,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并计算伤后第6,9,12,15,18,21,25,28d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连续用药28d后处死兔并取下角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伤后B组和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明显较A组和D组延长,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均明显较A组和D组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NV面积与角膜后膜和炎性细胞数均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 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由碱烧伤引起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目前认为CCN6基因的突变与其发病有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报道了两例SEDT-PA病例并进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树突状细胞(DCs)亚群的频率分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糖耐量正常人(NGT)221名,糖调节受损(IGR)患者7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9
目的:探索角膜碱烧伤后局部淋巴循环通路,进一步阐明角膜碱烧伤的免疫损伤机制,为治疗该类疾病及由此引起的高危角膜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途径.结论:在角膜碱烧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四部分:①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73例孕妇外周血中的HCMV-IgM和HCMV-DNA,并分别比较有异常孕产史孕妇组和正常孕妇组的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原位肝移植后正常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肝动脉和门静脉等血管并发症时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行剑下、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