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土壤溶质迁移转化反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认识养分和农药等土壤溶质的环境行为,数值模型常用来模拟土壤溶质的迁移转化过程。溶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本质上是一个确定性过程,但由于观测数据的稀缺性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空间非均质性,迁移转化过程必然存在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状况,迁移转化模拟不仅需要识别正确的模型形式,即处理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也需要确定模型参数,即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如何从包含有测量误差的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反演识别出正确的模型结构及相应的最优参数,减小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于准确模拟土壤溶质迁移转化过程以及理解其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贝叶斯推断是一种概率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在数值模拟的反演研究中。基于贝叶斯所进行的反演估计是利用先验认识和观测数据推断出目标量的后验概率。本文将贝叶斯方法与土壤溶质迁移数值模型耦合,分别对氮和农药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反演识别,定量解析各个过程对溶质消减的贡献率,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广义速率方程的动力学模型贝叶斯推断方法在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拟中,反应动力学类型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却无法确定反应动力学的形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章发展了一种新的确定反应动力学形式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一个含有离散和连续参数的广义速率方程,利用可以实现对离散分布进行采样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同时进行动力学模型的选择和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并通过数值研究和氮转化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数值算例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真实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参数,在不同的观测误差水平和不同的观测数据缺失情况下也表现良好。在氮转化的实验研究中,本方法能够从多达19683(39)个候选氮转化模型中选择出最佳模型,最佳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准确再现观测数据。(2)不同温度和土壤孔隙含水率(Water-filled porespace,WFPS)条件下水稻土中产生N2O主导反应的识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氮转化模型对不同温度和WFPS条件下水稻土中的氮转化浓度数据进行模拟研究,利用MCMC对不同处理下氮转化进行动力学模型选择和动力学参数估计。各处理组的模拟结果能够准确匹配NH4+、N03-和NO2-浓度数据,也能够准确预测20T90W(20℃,90%WFPS,下同)、20T120W、30T90W和30T120W的N2O释放速率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温度和WFPS条件下各反应路径的速率水平及其不确定性,我们推断在30T120W处理组下RNO2-(an)-N2O(s)(即反硝化菌主导的反硝化反应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与ONH4-(ae)-N2O(s)(即自养硝化菌主导的硝化反应)是N20主要的产生路径。在30T90W、20T90W和20T120W处理组下,ONH4-(a+,、N2O(s)是N2O主要的产生路径。在高温高湿条件下,NH4(ae)-N2O(s)N2O能够从土壤中逸出,其他处理中土壤中的N2O基本上被还原成N2。(3)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水稻土氮转化路径反演在上述研究中,我们利用了较复杂的氮模型,但模拟结果仍无法匹配低温低湿条件下5T和60W处理组的N20释放速率。为了全面考虑模型结构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使用单一模型带来的偏差,我们构建了 12个不同路径组合的氮转化模型,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方法,通过加权平均整合12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预测,找到了符合低温低湿条件下最为合理的模型结构并完成了较为全面的不确定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BMA模拟能够整合各候选模型对不同氮库的模拟能力,全面考虑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4)PCP在水稻土好氧厌氧界面中消减过程的反演模拟为了验证反演模型在更复杂场景中的适用性,我们利用迁移转化模型模拟了水稻土土水好氧-厌氧界面中五氯酚的消减行为。我们主要考虑PCP及其降解产物在土水界面中的扩散、吸附和降解过程,利用MCMC反演了未知的扩散反应模型参数,采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参数反演结果(maximum-a-posteriori,MAP)模拟再现了 PCP在水稻土好氧厌氧界面中的消减,定量化解析了各过程对于消减的贡献率。根据PCP和Cl-浓度数据得出的反演结果表明,0-6 mm 土层是整个土壤剖面中PCP消减的活跃区域,其中PCP的消减主要是由固相中的降解作用导致的,同时扩散作用将较深层(2.4-4.8 mm)的PCP传输到浅层以促进PCP的完全消减;积水层的脱氯水平最高,且不同深度土层的PCP脱氯水平相似,2,3,4,5-TeCP和3,4,5-TCP是PCP的主要脱氯产物。综上所述,本文发展的方法可以对未知的模型及参数进行充分地探索,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识别出运移模型的结构形式以及相应的参数,有效减少不确定性,进而能够提供更多土壤溶质迁移转化过程的内在认识,为分析复杂的迁移转化过程提供一个有利的信息挖掘工具。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在二维电子气中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理论和实验发展,固体材料中的拓扑物性成为了新的研究前沿,并且先后发现并证实二维和三维的拓扑绝缘体、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和拓扑超导体等一系列拓扑材料。这其中,磷族化合物因为其非常大的磁电阻效应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再结合理论计算后发现,很多磷族化合物都具有非平庸的拓扑性质。结合过渡金属本身具有丰富的物性,我们研究并发现了在过渡金
绝大部分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令人惊叹的飞行技巧,其高超的飞行机动性早已引起人们注意、探索并仿生飞行机理。传统的仿生——人造微型飞行器研究尽管已经发展几十年,却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有效载荷能力、飞行距离和速率等等。近几年来,一项新技术——昆虫-机器接口的发展有望解决人造微型飞行器所遇到的瓶颈。它通过建立微电子机械系统与昆虫神经系统或肌肉系统的相互融合,实现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而遥控昆虫自身的
QCD求和规则是一种半理论半唯象的非微扰方法。其核心要素——QCD关联函数通过色散关系连接了夸克层次的理论和强子层次的唯象,而非微扰效应被吸收到一系列可以唯象地确定的真空凝聚值中。因此QCD求和规则可以看成三个方面(层次)的有机结合:QCD理论(?)求和规则具体方法(?)强子唯象。本文中,我们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 1-+轻混杂态、0--/1+-轻四夸克态和ρ介子的求和规则。在QCD理论计
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是微分方程理论的重要分支,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非常关注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的研究,多点边值问题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此后,很多学者讨论了更一般的非线性多点边值问题,其中包括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得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共振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反映在数学模型上就是微分方程共振边值问题,共振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研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许多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空军机务人员脊源性腰痛(SLBP)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0例患有SLBP的空军机务人员随机分为揿针组(40例)、外治组(40例,脱落1例)及联合组(40例,脱落1例)。揿针组采用揿针疗法,将新揿针贴于腕踝针下6、腰痛点、腰阳关等穴,每次每穴按揉1min,每天按揉3~4次,3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3个疗程。外治组应用伤湿止痛膏以腰部压
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硫化锂(Li2S)正极具有三倍于传统锂电池容量的理论比容量(1166 m Ah g-1)、高熔点(938 oC)、较稳定的电极结构(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小)以及安全性好(可搭配无锂负极,减少锂枝晶过度生长)等优点,在锂硫电池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硫化锂也存在着导电性不良、多硫化物溶解和穿梭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锂硫电池的性能。目
所谓动力系统就是由拓扑空间及其上的连续自映射所构成的系统[1],从代数角度看,动力系统是一个具有有序态射特征的范畴,代数结构对动力系统的刻画涵盖了相空间、含单参变量的连续自映射以及动力系统本身。因此,探寻动力系统中具有基本意义的、具体的代数系统及其上的映射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典型群、李代数及有限群是常见的、具体的代数系统。本学位论文在广泛地运用矩阵方法[2]和群系理论[3]的基础上,重点对上述代数
基于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无规相近似(RPA)以及准粒子无规相近似(QRPA)方法是研究稳定核以及远离β稳定线的核素的低能跃迁性质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轴对称情况下,传统对角化求解(Q)RPA方程的做法因为组态空间庞大,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为了克服这些数值上的困难,我们采用一种可行的方法,即有限振幅方法(FAM)。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计算哈密顿量的变分,而不用计算剩余相互作用的矩阵元。因此,有限振幅方
动力系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在经典力学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研究中。动力系统是一种描述一个给定空间中的所有点随时间旅程的方法,关心的是微分方程解的长期行为。根据所研究的微分方程形式的不同,分为线性微分方程系统和非线性微分方程系统。对于线性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非线性系统,情况比较复杂,并且也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来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所以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就尤
这篇论文讨论的对象是最小特征值不小于-3的图.在1976年,Cameron等人发现,对任意一个最小特征值不小于-2的图G,如果它的顶点个数大于36,那么存在一个整矩阵N,使得图G的邻接矩阵A满足A+2I=NTN,其中I是单位矩阵.我们把这样的图称为广义线图.作为广义线图的推广,我们给出了可s-整表示的图的定义如下.对任意的正整数s,如果存在一个整矩阵N,使得图G的邻接矩阵A以及最小特征值λ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