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扩大,对石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采石场的数量自然上升。经过多年的开采,石材资源枯竭,采石废弃地也随之增加。而采石过程和采石废弃地无疑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废弃采石场进行重新利用和更新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场地特征并结合城市需求,推陈出新,为采石废弃地的改造寻求新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济南多山,石材资源丰富、质地优良,长期“靠山吃山”的现象导致济南采石废弃地数量多、危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面貌。本文选取济南地区采石场作为分析的重点,济南卧牛山采石场的景观更新作为设计重点,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又能为以后的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前两部分主要是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展开提供基础。第一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对采石场的概念、类型、成因、特征等一一研读,并分析试用于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总结国内外成功的采石废弃地更新改造案例。论文第三部分通过查阅和调研总结济南采石场开采概况和恢复治理现状,分析济南已有成效的治理方法。并从采石场景观更新的保障机制、规划先行的意识、典型模式组合、治理规划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济南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的设计思路。第四部分从环境恢复(治理)和景观重建两个角度对卧牛山采石场的景观进行更新设计,希望这一模式能给我国城市采石废弃地的景观重建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环境恢复(治理)部分将采石场的边坡、崖壁、采石坑、堆场、乱石、平台等-一进行剖析,运用景观设计理念制定治理方案。景观更新设计部分则从大的方向把握采石场的重新规划,从场地肌理、文化肌理、行为心理和功能需求等方面出发,以“生命的力量——卧牛山复健之路”为设计理念,将卧牛山采石场定位为一个郊野公园。论文最后对全文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