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原位研究多相催化反应过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筑模型催化体系并借助先进光谱技术原位研究催化反应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催化反应的构效关系和机理具有重大意义,并且极富挑战性。拉曼光谱可提供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指纹信息,但由于其灵敏度太低,难以实现催化剂表面痕量吸附物种的监测。针对这一难题,本工作通过构筑纳米模型催化体系,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壳层隔绝纳米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HINERS),建立了用于原位研究不同尺度催化剂及其表面反应的新方法。利用间隙模式或者SHINERS卫星结构策略,实时跟踪催化体系中界面氢溢流、催化加氢、催化氧化等重要催化反应的动态过程,监测催化剂表面中间产物的动态变化。通过调控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壳层组成及催化剂结构等,构筑单原子分散催化剂,实现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和反应过程的原位观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催化加氢反应中界面处氢物种的活化和转移对于理解催化机理至关重要,目前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借助磁控溅射技术、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LB膜技术)、液-油界面构膜技术,依次成功制备原子级平整的Pt膜、可调厚度的TiO2膜、单层Au纳米颗粒膜,最终成功构建了精巧的Au/TiO2/Pt夹层纳米结构。这个模型结构实现了 10 nm空间分辨率的拉曼光谱和氢溢流中氢活化、溢流、加氢反应的空间结构的分离。以对巯基硝基苯(pNTP)还原为对巯基硝苯胺(pATP)为探针反应,采用原位SERS研究了界面结构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原位SERS研究表明,原子氢可以有效地在Pt-TiO2-Au界面溢流,氢在TiO2表面的最终溢出距离为~50 nm。结合动力学同位素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氢的溢流是通过水辅助的表面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进行的。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控制氢的溢流距离来控制硝基或异氰基加氢的选择性。这项工作有助于从分子层面理解界面结构对氢溢流的影响。2.本文制备了一种由SHINs/纳米催化剂/SiO2/Au膜多层结构组成的间隙模式结构,用于原位SERS研究Au@Pd核壳纳米催化剂上苯甲醇选择性氧化的结构-活性关系。催化实验表明,Au@Pd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Pd纳米催化剂,其催化活性与Pd壳层厚度的增加呈火山型曲线关系。原位SERS研究表明,在氧活化过程中,电子效应和拉伸应力的竞争作用导致了类似火山的行为。对于壳层较薄的Au@Pd,电子效应占优势,氧的活化被抑制。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拉伸应力效应更加显著,从而促进了超氧化物的形成,提高了催化活性。壳层厚度的进一步增加会导致电子和拉伸应变效应的消失,从而导致活性降低。本工作不仅提高了对苯甲醇选择性氧化的结构-活性关系的基本认识,而且为拉曼光谱原位研究纳米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3.先进的表征技术和原位技术对于研究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电子和结构性质及其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具有拉曼增强能力的Au、Ag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极薄的TiO2、Al2O3壳层,大规模制备Au-SHINs和Ag-SHINs。然后借助湿式化学法,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表面沉积原子级分散的Pd催化活性位点,构筑了 SHINERS-SACs卫星结构。利用异腈苯(PIC)分子在单原子和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不同,实现了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和纳米颗粒催化剂结构的鉴定和准原位观测。以pNTP加氢转化为pATP为探针反应,直接原位研究原子级分散的Pd和纳米颗粒Pd上的pNTP加氢生成pATP的反应过程。证明了 SHINERS卫星结构策略可以对原子级分散催化剂进行原位监测。4.利用静电自组装策略,通过将纳米催化剂组装于SHINs表面,构筑了SHIENRS卫星结构。利用原位SHINERS技术,研究了 Pt和PtCo纳米粒子上CO2加氢的反应过程。原位SERS表明,在Pt表面二氧化碳以CO32-形式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对于PtCo,除了CO32-吸附形式外,还观察到了弱吸附状态的状态的CO2δ-。碳酸盐的稳定性高,不容易反应发生加氢反应,而弱吸附的CO2δ-容易被活化加氢。这应该是导致PtCo催化活性高于Pt纳米催化剂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增强拉曼和荧光光谱作为等离激元增强光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分子的拉曼和荧光光谱可以提供其丰富的“指纹”和激发电子信息,它为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内在反应机制及过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因此,等离激元增强光谱(PES)的研究对发展超灵敏的表界面分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最优的增强效果并对耦合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及复杂机制进行深入了解,人们需要构建定义明
工业生产中,新型能源的监测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能量的有效转换是关键。电子信息、光通信、动力能源、高效储能等领域对太阳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高效获取、转换和存储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成为新型能源换能研究领域的焦点,其在介观物理和纳米器件中具有独特的应用。其中,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Zinc Oxide,ZnO)纳米线/纳米棒因其稳定的理化特性、独特的表面性质、高水平的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毒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且具有典型的环境雌激素效应,可对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损伤。因其难以降解,所以PCBs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PCBs共有209种同系物,按照结构和毒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二噁英类PCBs;另一类是二噁英类PCBs,这类PCBs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均类似于二噁英,具有较强的毒性。2,3’,4,
硝化作用是氮循环的重要环节,而氨氧化是硝化作用的关键反应步骤,由两种不同的功能微生物类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在有氧条件下驱动发生。AOB和AOA可利用氨氧化过程的能量同化和固定无机碳以合成自身细胞组分,由于两者的生理特性和固碳途径不同,AOB和AOA在氨氧化过程中利用碳氮的计量关系可能存在差异,但是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此外,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作为硝化作用的副产物主要由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在第二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 Littlewood-Paley分解理论和Besov空间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后续第二部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证明工具.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到第六章,我们研究几类具有分数阶耗散的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方程组解的适定性问题,它们分别是第三章中的Boussinesq方程组,第四、第五章的MHD方程组和第六章的Oldroyd-B模型.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
在多标记学习中,学习对象通常由一个示例表示,同时该学习对象隶属于多个标记。多标记学习的目的是构建一个能够预测未见示例相关标记的学习框架。多标记学习已在多个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比如文本分类,多媒体内容理解和生物信息学。随着应用范畴不断扩展,多标记学习的研究需要适应实际需求,为一些更为复杂的多标记学习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此,在上述标准多标记学习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对一些复杂环境下的多标记学习关键技术展开
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是催化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这些催化性能本质上决定于催化反应的活性位、中间体和催化反应路径。因此,在分子、原子层面认识催化反应的活性位和反应路径对理解催化反应和进一步优化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实验表征手段在时间、空间分辨上的局限性,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方法在认识催化机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是通过引入能级的概念帮助理解催化反应的活性位和反应网络。我们将能级引入到催
光子晶体材料由于具有光子带隙的特性,可以控制和操控光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有望在检测、通讯、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通过将光子晶体与响应性材料、光伏器件结合,设计了几种光子传感器和复合器件,并系统评价了它们的应用潜力。研究工作在光子晶体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拓展其在柔性光子器件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光子压力传感器通过研究具有三维光子晶体涂层的凝胶基压力传感
近来,水下无线通信变得非常重要,并且在诸如国家海域安全、国防和海洋科学等应用中必不可少。水下通信包含四种主要通信技术,即水下光通信、水下电磁通信、水下声(UWA)通信和水下磁感应通信。其中UWA通信最适合长距离通信。UWA信道具有许多困难,例如时变性、较长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因子、衰减和带宽限制。由于UWA信道具有这些问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已经降低,并给高速率通信带来了挑战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
碳材料限域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CO2制备CO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碳材料限域单原子催化剂可分为两类,即碳材料限域金属单原子和非金属单原子。由于限域单原子具有复杂的配位结构,这些材料在该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仍不清楚,尚需深入探究。本论文首先利用具有明确原子结构的过渡金属酞菁分子(MePc)研究金属-N4(Me-N4)位点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进而,以Fe-N4为活性结构,通过模板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