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重释与地域再生——印度现代地域性建筑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的建筑自文化与社会的现代性以来逐渐走出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之路。其在建筑本质意义追求,应对气候的建筑策略,地方材料与地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建筑对文化认同、宗教形态、价值观念诸多方面的反映,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其对于其它地区建筑的发展实际以及观念认识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并为思考建筑的本质意义提供了更宽的文化及设计视野。   本文聚焦于印度建筑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对印度现代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就地域建筑的相关理论及其设计表现的相关层面进行整体把握并理清脉络的同时,从建筑实质问题在“形式、需要和意义”等基本角度出发,对印度地域建筑的整体发展与特色表现、环境策略与技术模式以及传统再释与地域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论文整体的写作思路是从宏观的文化角度入手,在中观角度对地域因素和设计方法的关联进行解析,并从环境、技术、需要、意义等层面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其内在系统在不同向度上的具体表现。   全文共分六章,按印度地域建筑在发展脉络上的线索渐次深入。   第一章,就印度地域建筑的文化深层原因进行了总结。印度地域建筑是在多元文化以及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并存与冲突中逐渐找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之源。可以说印度现代地域建筑是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文化的核心问题,才获得新的发展。   第二章,就印度现代建筑在地域特色层面进行的多方探索进行了梳理。论文从需要、形态与意义三个层次对其在不同方向上探索的实质及其具体表现作全面把握。印度地域建筑正是在基于现实角度上的对生活原型、气候应对以及文化观念影响下的建筑的真实性内容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表达。   第三章,就印度地域建筑在设计方法上的现代理性思维方式进行解析。正是因为受现代设计观念的影响,印度建筑师才能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式的创新。本文也是从生成方式、建构方式以及生态理念这些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就环境和技术的两个层面对印度地域建筑的特色形成与生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因对环境的气候策略是印度地域建筑的最大特色,而其在低技术低造价方面充分挖掘地方价值的做法,也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高度认可的。因此,从气候出发,利用地方现有条件,以现代思维进行设计是印度地域建筑的成功之途。   第六章,在印度地域建筑的角度究其发展中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了完整的论述。视角也在观念、文化以及具体方式上逐层的深入。观念在自身和社会的角度,文化在传承与表达的角度,方式在内涵与价值的角度都进行了逐层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区的有关理论、国内外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结合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剖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以及空间扩展的经济与地理机制。接着以苏南地区为例,阐述新时期
由于快速的、失控的城市化,肯尼亚的Nairobi市滋生了充斥着罪犯与犯罪行为的非法聚集地--贫民窟。研究审视了Korogocho贫民窟的改善区。这个区域的犯罪活动干扰和威胁着群众的
根据本论文题目:文化要素在空间环境中的符号作用——养老概念的推演,梳理出本论文的逻辑关系和论述主线。提取题目中的关键点,即文化要素、符号作用、养老概念。对其进行逻
图像学是建筑图像学的理论基础,图像学的研究范围上升到“可视的意识形态”,建筑学也被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范畴,由此建筑这一具有再现意义的实体艺术与图像学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建筑
城市空间结构包含了城市各物质空间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城市的发展相互影响,是自发形成的自组织过程和人为规划控制的他组织力量同时作用的结果。城市空间结构在宏观上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需要改变千城一色的难题,进入到色彩与城市文化结合的新阶段。本文尝试把傈僳文化融入城市色彩规划中,探讨如何在德昌城市色彩中体现傈僳文化特色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了探索和实践。但是,城乡统筹规划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方法、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有关民居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关于新疆民居的研究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研究基于传统民居文化、风格、特征、布局、建构方式等方面研究其优势。但很多基于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方面的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城市空间正在被人们开发建设或是二次开发再利用,然而部分城市建设项目为了达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造成城市空间效率低下甚至浪费的现象比比
论文将北川山区作为汶川地震后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前人在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理论上所作的研究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参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