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49号邮票》中的黑色幽默分析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品钦(1937-)是20世纪晚期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和黑色幽默作家之一。《拍卖第49号邮票》是他所发表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自1966年问世以来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书中对荒诞的主题,混乱的情节,怪异的人物形象以及无序的线索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该书获得极大成功,并获全国文学艺术学会颁发的理查德与希尔达·罗森塞尔基金奖。因此本书被普遍认为是一部反映黑色幽默的经典著作,是战后美国文学中的一座里程碑。为了更好地理解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成分,本文将以《拍卖第49号邮票》为例。在加缪式的存在主义(强调世界是荒诞的,人类的存在是不可解释的,并且认为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类不能准确地理解事实,只能感受到孤独)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和揭露小说中荒诞、混乱、复杂的世界来理解黑色幽默的内容。该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介绍部分,指出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同时对所研究作品本身和自出版以来所经历的文学批评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文中所要用到的黑色幽默的起源、定义、社会背景、文学背景及其在本文中所应用的哲学基础—加缪式的存在主义,力图从理论上给文章建构一个框架。第三章重点从细节上解读该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成分:着重分析了荒诞的主题,混乱的情节,具有悲剧色彩的平凡人物的刻画,隔离的系统,涵义不确定的和模糊的名字以及开放式的结尾。笔者通过对以上要素(使这部小说获得巨大成功的要素)的分析,使弥漫在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得到了基本全面的阐述。第四章是全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托马斯·品钦创作《拍卖第49号邮票》及分析这部小说中黑色幽默成分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对语篇中隐喻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进行尝试性研究。 从亚里斯多德开始,隐喻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隐喻的功能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功能,交际功能一直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作品呈现出“重访历史”的倾向。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这些小说不再反映真实的历史而是质疑历史的真实性;他们“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虚构
话语标记语,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可作为一种语用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以单个词或短语的形式出现在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CALL)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本文试图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深入分析,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计算机辅助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作家。在美国作家里,要论作品在国外被翻译的数量和读者的广泛,几乎无人可以和他相比。在众多的文学史资料中,他一直被评论家
本论文涉及的是外语强化教学中“说”这一语言技能的课堂训练与学习策略的研究,属于外语教学法研究的范畴。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有关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源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