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CALL)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本文试图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深入分析,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97年至2007年来国内外两本最具权威的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的120篇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论文,其中国内的43篇文章来源于国内外语学习最具权威的核心期刊之一《外语界》;国外的97篇文章选自国外计算机辅助语言核心期刊《计算机与教育》。每篇文章都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作者对国内外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在研究内容上,国外论文分为软件开发和操作、理论、实践以及其他。在研究方法上,每篇文章首先进行实证研究或者非实证研究分类,实证研究类文章随后又按照定性,定量及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的范畴进行分类。  研究结果表明:中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外研究的重点是软件开发与实践,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另外,虽然中外双方都对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国外研究人员通常以实证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我国的研究人员通常列举一些实例以解释说明。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87%研究都是实证研究,其中65%是定量研究。与此相反,国内65%研究都是非实证性研究,在国内有限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综合对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外看似相反的研究趋势给我国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研究理论的同时,还要更多的注重实践的训练和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为了进行更可行更可靠的研究,必须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此同时,国外研究在重视定量研究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另外,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应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其中一种方法的运用。
其他文献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在其一生的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地变换写作主题,创新写作技巧。他将儿童作为写作主题就是对自己“国际主题
作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派作家之一,德里罗以及他的作品得到了实质性的认可。他的创作主要关注晚期资本主义,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的代表性现象消费主义和恐怖主义进行批
长久以来,因其在历史上的特殊遭遇和经历,非裔美国人对自己的身份一直很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黑人文化认同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和重要。人们纷纷著书立
对风格翻译的论述贯穿整个翻译史。风格翻译是否恰当是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古今中外的著名翻译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对原著风格再现的研究,并且对其重要性做出了
本文主要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对语篇中隐喻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进行尝试性研究。 从亚里斯多德开始,隐喻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隐喻的功能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功能,交际功能一直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作品呈现出“重访历史”的倾向。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这些小说不再反映真实的历史而是质疑历史的真实性;他们“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虚构
话语标记语,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可作为一种语用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以单个词或短语的形式出现在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