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CALL)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本文试图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深入分析,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的研究情况进行探讨。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97年至2007年来国内外两本最具权威的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的120篇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论文,其中国内的43篇文章来源于国内外语学习最具权威的核心期刊之一《外语界》;国外的97篇文章选自国外计算机辅助语言核心期刊《计算机与教育》。每篇文章都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对现有资料的分析,作者对国内外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在研究内容上,国外论文分为软件开发和操作、理论、实践以及其他。在研究方法上,每篇文章首先进行实证研究或者非实证研究分类,实证研究类文章随后又按照定性,定量及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的范畴进行分类。 研究结果表明:中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外研究的重点是软件开发与实践,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另外,虽然中外双方都对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国外研究人员通常以实证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我国的研究人员通常列举一些实例以解释说明。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87%研究都是实证研究,其中65%是定量研究。与此相反,国内65%研究都是非实证性研究,在国内有限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综合对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外看似相反的研究趋势给我国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研究理论的同时,还要更多的注重实践的训练和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为了进行更可行更可靠的研究,必须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此同时,国外研究在重视定量研究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另外,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应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其中一种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