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道家思想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休拉·勒奎恩是少数几个被美国主流文学界认可的科幻作家之一。她笔耕不辍,佳作等身,获奖无数,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究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道家思想。道家哲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对西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厄休拉自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钻研并翻译了《道德经》,道家思想也在其创作中深有体现。本文从道家思想要义出发,阐述其对勒奎恩的影响,结合作家的三部代表作品:《倾诉》、《一无所有》和《黑暗的左手》,分析作品中蕴含的道家之宇宙观、社会观和个人修身观。
其他文献
线条在中国画里不仅起着塑造形象的作用,而且还把任何繁杂的事物体现得完美和谐统一。大家知道,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事物现象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得恰到好处,使人感到完美。也就是说各种因素中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线条在古今一些优秀中国画作品里美的和谐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艺术家们从线条中感知了“和谐美”这一精神符号,将这些看似无序的符号进行组合,最终把无序的线条组成有序的“和谐美”的语言。在中
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目前国内高校在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向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着眼于知识互补,强调“文理会通”,分别向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一种是着眼于价值传递,强调“无用之用”,向学生介绍人类的普适价值,从个人、国家与社会、世界(地球村)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普及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与睿智思考,启发大学生关注自身、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在培养途
自德国著名逻辑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Frege)1892年提出预设这一概念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哲学界对预设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指代本质的探索。在哲学研究的
珍妮特?温特森(1959-)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界限”是珍妮特?温特森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她经常在作品中描述人物如何尝试跨越宗教,神话,空间,历史和科学
乔治·梅瑞狄斯(1828-1909)是英国维多利亚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兼小说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喜剧理论。梅瑞狄斯的喜剧观在其早期的诗歌创作中有所反映,在部分小说作品中也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