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腰2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人们的旅行速度越来越快,严重的交通伤害和工业伤害也增加了起来。这其中不乏严重的骨盆骨折。由于骨盆骨折等所导致的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腰4,腰5及骶1-4)也随之而来。对于骶丛撕脱伤的治疗,目前并无十分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业界对于骶丛撕脱伤的治疗一直采取保守疗法1。近年来,有少数学者尝试采用外科方法治疗2,3,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骶丛神经进行探查,如有可能,也进行原位的残端吻合,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恢复非常有限。陈爱民等提出采用健侧的骶1神经根作为新的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并初步证实其作为动力源神经治疗的安全性和部分有效性4。但是临床上的骶丛损伤患者一般是多根神经根同时受损,而单一的骶1神经根仅能修复一支神经根。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动力源神经来同时进行骶丛损伤的修复,才有望提高恢复水平。腰丛作为动力源神经已经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5,且由于腰神经根在后路比较容易暴露,和骶丛位置邻近,手术创伤相对小,课题组在对大鼠解剖结构参数观测的基础上,已成功建立骶丛撕脱伤模型,通过术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大鼠行为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来判断L2作为动力源神经的安全性。通过行为学观察,电生理检查、肌肉的湿重对比、电镜观察并结合肌肉横断面免疫组化判断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再生情况,证实其有效性。通过造模术后大鼠一般情况观察、肌肉的湿重比,电镜观察、结合肌肉横断面免疫组化,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元凋亡等指标综合分析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退变规律。第一部分腰2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的安全性研究目的:了解切取单根腰2神经根对一侧肢体的影响,以及术后靶细胞退变规律的研究。方法:选取60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不打开椎管,在椎体神经孔外侧切断右侧腰4-腰6神经根,术后通过体感诱发电位来进行筛选,剔除造模不成功的大鼠,另取大鼠造模补足数量。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3组,第一组为假手术对照组;第二组将大鼠的健侧腰2在椎管外切断;第三组将大鼠健侧腰2及腰6同时在椎管外切断。术后观察三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进行行为学观察和测试以及电生理检查。结果:1、一般情况:术后16周,三组大鼠分别存活19只、18只、18只;2、16周时三组大鼠左侧BBB评分分别为10.92±3.14、10.69±3.29、10.38±3.77;3、第一组及第二组大鼠均未发现有健侧肢体溃疡和自噬现象,第三组有一只大鼠出现轻微的足底溃疡,后愈合。结论:以腰2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同时采用健侧的腰2及腰6神经根作为动力源神经可能会在早期有个别的出现难以代偿的失神经现象。第二部分利用腰2修复骶丛神经撕脱伤的研究目的:评价采用腰2作为动力源神经去修复骶丛撕脱伤的有效性。方法:选用已成年的200-300g的SD大鼠共90只,雄雌不限,进行右侧骶丛撕脱伤造模,术后通过SEP健侧剔除造模不成功的大鼠,另取大鼠造模补足数量。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健侧腰2-伤侧腰6吻合组、健侧腰6-伤侧腰6吻合组。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对大鼠进行BBB评分;双侧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胫前肌称量湿重和观察到的肌肉横断面对比和比较HE染色,电镜观察神经远端吻合口增长;利用肌电图来评估一贯作业的有效性。结果:术后12周BBB评分显示,两吻合组得分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吻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吻合组患侧的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及股二头肌与不吻合组比较,有明显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组内三组肌肉尤其以股二头肌恢复为佳。结论:健侧腰2神经根移位是能够有效的进行骶丛撕脱伤修复的动力源神经,能够解决由于无法找到神经根残端而无法修复的困难或者动力源神经不足时候的有效补充。第三部分大鼠单侧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退变规律的研究目的:研究单侧骶丛撕脱伤后靶肌肉的退变规律。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的成年SD大鼠60只,雄雌不限,建立单侧骶丛撕脱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取大鼠两侧的小腿三头肌,测量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及观察运动终板形态。结果:在肌肉失神经支配后,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下降,其中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呈进行性下降过程,而肌肉湿重呈现前快后慢的下降过程。在4周内,运动终板无明显变化,4周后,其边缘开始变得模糊,进而消失,12周基本很难找到。结论: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肌肉横截面积均出现下降,运动终板在4周后开始逐渐消失。第四部分骶丛撕脱伤修复后中枢重建规律的研究目的:研究单侧骶丛撕脱伤健侧腰2移位后中枢重建规律。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的成年SD大鼠30只,雄雌不限,将其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右侧骶丛撕脱伤损伤不修复组,为阴性对照组,10只;第二组:健侧L2神经根移位修复组,10只;第三组:假手术组,不做特殊处理,10只。术后4个月,大鼠禁食12小时,尾静脉注射0.2ml18F-FDG,同时持续电刺激右侧患肢,吸收40分钟后上机扫描,扫描视野包括大鼠整个脑部及颈部。结果:第一组大鼠脑部基本无明显显像,第二组大鼠脑部双侧均有显像,第三组大鼠左侧脑部显像较为明显。结论:神经根移位成功,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定位会发生重建。
其他文献
目的:心包补片材料目前普遍应用于血管外科手术中的血管补片成形术。血管补片成形术后补片本身的愈合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因此我们建立了大鼠腹主动脉心包补片成形术的动物模型
木材检验贯穿木材生产的全过程,重视木材的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木材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逐年延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AD的治疗已成
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太小、市场份额太少,资产质量不高、隐含较大的风险,资本充足率低、资本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必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引言:髋关节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患者。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降低,以及随之而来的高致残率,高罹患率,高死亡率。尽管数十年来,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髋关
麦汁营养组分(主要包括碳源和氮源)直接影响酵母的生理状态、发酵性能及风味物质代谢。现有的啤酒酿造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碳源的合理控制,但对啤酒风味的典型性与一致性仍难以精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液压冲击机械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本文简要地分析国.内目前使用的液压冲击机械的设计理论和控制系统,为日后新型液压冲击
本节课是笔者参加与兄弟学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时所做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综合考虑高考题的考点,复习资料中学生的难点,课本中的一些经典习题,试图将直线与圆相切的相关知识点
为了探讨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免疫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应用可能性,体外建立UC-MSC与ITP脾切除患者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体系,用酶联免疫
为解决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的问题,将一株降黏菌D-8与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12进行复配得到复配茵DB8—12,并研究DB8—12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原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