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农药糠菌唑的立体选择性行为及毒理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唑类杀菌剂既有杀菌作用又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因而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但这同时也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该类化合物因含1个及以上手性中心而存在手性对映异构体,属手性农药。手性对映异构体在非手性环境中虽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与生物体内的手性药物靶标作用后,往往会表现出立体选择性吸收、分布、降解和毒性效应等行为。本课题以糠菌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肝微粒体、大鼠为体外、体内动物模型,主要研究了手性农药糠菌唑的生物立体选择性行为、肝毒性效应和毒理机制。为手性农药糠菌唑的风险评估、农产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采用体外孵育的方式对糠菌唑在大鼠、兔、狗、小鼠和人肝微粒体中及多效唑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和酶促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2)采用单次灌胃给药的方式对糠菌唑在雄性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吸收、分布、降解和主要代谢物及四种代谢酶基因转录响应进行分析。(3)采用生理学、病理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分子对接、RT-q PCR、Western blot等研究手段,系统分析糠菌唑致雄性大鼠肝毒性效应和毒理机制。以肝微粒体为模型,采用体外孵育的方式和HPLC-MS/MS、VCD技术,建立了糠菌唑对映体和多效唑对映体在肝微粒体中的提取、净化、拆分和定量分析方法,并确定了糠菌唑4个对映体的绝对构型。研究了糠菌唑、多效唑对映体在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外消旋体糠菌唑在大鼠、兔、狗、小鼠和人肝微粒体中孵育后,4个异构体均遵循一级降解动力学,但在人和小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相对较慢。(2S,4R)-和(2R,4S)-糠菌唑在5种供试肝微粒体中的立体选择性趋势一致;(2R,4R)-和(2S,4S)-糠菌唑只在兔肝微粒体中有显著性立体选择性降解(P<0.001),而在小鼠肝微粒体中几乎没有立体选择性降解。酶促反应动力学结果也证实了糠菌唑降解存在立体选择性及种属差异。多效唑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降解动力学和酶促动力学分析显示,(2S,3S)-多效唑在大鼠肝微粒体中被优先降解和清除,表现出明显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单剂量灌胃13.8 mg/kg剂量的4种光学纯糠菌唑和外消旋糠菌唑,采用HPLC-MS/MS法和定量PCR技术,分析了糠菌唑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降解、主要代谢物及四种代谢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糠菌唑在大鼠组织(肠、肝脏、肺、心、肾和睾丸)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半衰期为0.56~6.48h,糠菌唑对映体在大鼠组织内的吸收、运输及降解存在立体选择性,但不同组织中的立体选择性不同,对于(2RS,4RS)-糠菌唑,肠、肺、心、肾、睾丸中均为(2R,4R)-糠菌唑浓度较高,而肝脏中(2S,4S)-糠菌唑浓度较高;对于(2RS,4SR)-糠菌唑,肠、肝脏、睾丸中为(2R,4S)-糠菌唑浓度较高,而肺和肾中(2S,4R)-糠菌唑浓度较高;同时(2RS,4RS)-糠菌唑浓度低于(2RS,4SR)-糠菌唑。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糠菌唑在大鼠体内主要发生了羟基化、二羟基化和羟基取代溴反应,其中肠中糠菌唑代谢物相对浓度最高,肺中代谢物种类相对丰富;(2S,4S)-糠菌唑代谢物种类少,相对含量低,可能与其在肠、肺、心、肾、睾丸中均被优先降解有关;(2R,4S)-糠菌唑代谢物种类多,相对含量高,可能与其在组织中含量高,降解速度最慢有关。糠菌唑对大鼠肝脏中Cyp1a2、Cyp2d4、Cyp2e1和Cyp3a1 m 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糠菌唑对cyp2e1和cyp3a1表达的上调作用最明显,其次是cyp1a2,再次是cyp2d4。通过比较分析4个光学纯糠菌唑对cyp3a1、cyp2e1、cyp1a2和cyp2d4基因表达的影响水平,我们发现(2R,4S)-糠菌唑对肝四种代谢酶基因表达影响较低,(2R,4R)-糠菌唑对肝四种代谢酶基因表达影响较高。rac-糠菌唑对cyp3a1、cyp2e1表达的影响普遍低于光学纯糠菌唑,对cyp1a2、cyp2d4表达的影响普遍高于光学纯糠菌唑,表明不同对映体对大鼠肝脏中四种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分别连续灌胃0,13.8,32.8和65.6 mg/kg/d剂量的糠菌唑10天,结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研究了糠菌唑对大鼠生理、病理、毒性效应的影响和毒理机制。生理和病理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糠菌唑暴露会引起肝脏组织损伤和肝脏生化指标改变,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丙酮酸(Pyr)和总胆固醇(TC)等。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糠菌唑暴露后有58个代谢物和259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并且脂肪代谢和胆汁酸代谢途径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糠菌唑可以与PPAR-γ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分析结果表明,糠菌唑显著降低PPAR-γ在肝脏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推断糠菌唑可通过抑制PPAR-γ信号途径降低脂肪的合成。以上结论表明短时间糠菌唑暴露可能会在生理、代谢组和转录组水平上导致大鼠肝毒性,并为糠菌唑诱导哺乳动物肝毒性的毒理机制推测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酚醛树脂对氯丁橡胶(C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中加入酚醛树脂,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交联密度增大,焦烧时间明显缩短;硫化胶的硬度、定伸应力、回弹值和弹性模量(E′)增大,损耗因子(tanδ)减小;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补强CR胶料的门尼粘度最小,撕裂强度、回弹值和E′最大,tanδ最小,压缩生热最低。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部层段是现今研究热点,盆地西南部白豹地区长8和长9是重要战略接替产油层。目前,对于深部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还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该区致密化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其对石油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成藏动力等认识不深的问题,从而导致研究区延长组下段石油富集规律不够明晰。为明确研究区长8和长9层段石油富集规律,本次研究在沉积环境背景下,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镜下观
西藏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最年轻的造山带,其壳幔结构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关注点,西藏西部更是研究的荒地。地震活动的b值变成揭示区域壳幔结构的重要信息窗口。由于印度板块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高原南部受到挤压。青藏高原高地震活动性、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空间非均质性,使其成为地震研究的最佳自然实验室之一。本研究覆盖了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延伸的整个西部地区。研究区位于27°N-36.5°N,西藏西部78°E
实时监测高速飞行器蒙皮关键部位的温度和应变是掌握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化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为飞行器结构的在役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提供技术保障。光纤传感器凭借其高的响应灵敏度、小巧的自身体积、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耐高温、耐腐蚀、可同时实现多点和多参量测量等特点,在高温环境中的热结构健康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光纤高温应变传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技术问题。本论文以高速飞行器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C.Yang)是中国二级保护珍贵树种。有研究表明,闽楠幼苗长期生长在700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会出现光合下调即光合适应现象,具体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氮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应对CO2浓度升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氮素供应是否可以缓解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闽楠幼苗的光合适应现象以及氮素调控闽楠幼苗光合作用响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及分子机理
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床是轻稀土和重稀土组分较高的海相沉积型磷矿床,是一种储备的稀土资源。开展磷块岩中稀土类质同象取代相关研究,可明确稀土在磷块岩相应矿物中占据位点、占据数、轻重稀土占据倾向及影响稀土进入氟磷灰石晶格的控制因素,可为织金磷块岩中稀土回收利用和认识稀土在海相沉积型磷矿床中富集成矿作用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织金磷块岩和合成稀土掺杂氟磷灰石为研究对象,基于工艺矿物学和化学物相分析,采用金相显
中低品位钙镁质磷矿石中,有用矿物磷灰石与碳酸盐脉石矿物白云石和方解石紧密共生、嵌布粒度细,往往需要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利用。浮选是分离磷灰石和脉石最有效的方法,而矿物表面润湿性是决定浮选分离的关键因素。由于磷灰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均为含钙盐类矿物,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相似,浮选过程中相互干扰,导致润湿性调控复杂、浮选分离困难。因此,加强这三种含钙矿物在浮选中表面润湿性调控研究,对进一步丰富和完
学位
1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立人电厂担负着翟镇煤矿冬季供暖的任务,全矿供暖建筑面积已达26万m2,耗用非调整抽汽约1518t/h;同时职工洗浴耗用非调整抽汽约3t/h。通过运行发现,供暖用汽与职工洗浴用汽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满足供暖则洗浴用汽压力较低,两者很难兼得,因此有时为了保证供暖被迫停止发电。另外,随着矿井的日益发展,供暖面积增加较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电厂
会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