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被国内外学者广为研究,尤以对微观企业的经济影响备受关注。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为信贷渠道,并且通过影响资产负债表和银行信贷等方式影响银行向市场的信贷投放量。近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导致央行短时间内频繁调息,信贷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营,保证现金流量,有获取银行贷款的需求。货币政策的变动驱使企业自发实行抵御宏观政策影响的措施,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企业的备选手段。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操纵手段不同,二者在特征、实施成本上均存在差异。管理层会依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以应对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的影响。由于企业融资约束、成长性等差异的存在,企业在银根紧缩下其特质的影响性被进一步放大,故其盈余管理行为亦应有所不同。本文结合企业特质差异,探讨了货币政策变动下企业为获得信贷采取的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差异。本文运用2006-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影响下的微观企业基于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结果表明,由于资本市场动机的驱动,企业有实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且银行信贷与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宽松货币政策营造的相对松弛的信贷环境下,企业的操纵盈余倾向主要体现在真实盈余管理,即企业前期新增贷款的减少导致当期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则无显著关联性;政策趋紧,企业急需通过盈利操控满足准贷要求获得贷款,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共同成为企业的应对手段。融资约束和企业成长性差异的影响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加剧异化盈余管理行为的选择。货币政策趋紧并未对低融资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过大影响,企业依然以真实盈余管理作为常态化的盈余操纵行为。高融资约束企业则无法幸免银根紧缩对外部融资压力的二次冲击,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对成本被放大,致使企业无力承担真实盈余管理成本,但紧张的融资环境使企业需要通过成本相对较小的应计盈余管理缓解信贷压力。由于高成长性企业对现金流变动的敏感性较大,银根紧缩期为保持稳定的现金持有,企业会采用对实际现金流没有直接影响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获取一定信贷。低成长性企业对于现金流的依赖性弱于高成长性企业,且利润增速的放缓使预期与实际盈利间的差异较大,故采用真实盈余管理实现融资动机。本文研究为深入理解宏观环境对企业微观经济行为影响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拓宽了企业在宏观政策变迁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差异因素的探究,对剖析不同特质企业的盈余管理选择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