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O3:Tb3+和Gd2O3:Tb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而具有特殊的发光性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Y203:Tb3+和Gd203:Tb3+两种纳米晶发光材料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制备方法、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两种方法制备了纳米Y203:Tb3+和Gd203:Tb3+材料,并用XRD.SEM.FT-IR和PL等对其进行表征,主要内容及得到的一些创新性结论如下:1.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b3+掺杂的Y203和Gd203纳米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都呈球形。样品在约700℃完成结晶,比用高温固相法的合成温度低。2.研究了Y203:Tb3+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质与退火温度、Tb3+掺杂浓度的关系,并对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发光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7nm的紫外光激发下,Y203:Tb3+纳米晶的最强发射峰均位于543nm处,它来自于Tb3+的4D4-7F5跃迁。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强度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发射强度比用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强。用共沉淀法制备Y203:Tb3+纳米材料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3.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203:Tb3+纳米材料,对其结构、形貌和结晶过程等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退火温度和掺杂浓度与发光性质的关系。XRD和FT-IR结果分析表明,样品的起始结晶温度为600℃。与Y203:Tb3+研究结果不同的是,退火温度从700℃增至800℃时,Gd203:Tb3+的4D4-7F5跃迁发射峰从544nm红移至554nm,且发射强度也随之减弱,这是温度升高使Tb3+所处的环境改变而致使粒子的能级发生变化所造成的。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Gd203:Tb3+纳米材料最佳掺杂浓度为1.5%。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等数学是高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占据着
摘要:量子级联激光器(QCLs)是量子裁剪技术及量子设计应用在中远红外波段激光发射器设计上的优秀成果。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无论在污染
近年来有机分子制备场效应三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和单分子开关、存储器等单分子器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红荧烯分子,由一个并四苯以及四个支环组成的一种稠环芳香烃,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而红荧烯薄膜生长以及有序自组织结构是实现该种分子实用化的基本条件。本论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生长速率、覆盖率以及热处理下红荧烯在Au(111)重构表面的自组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经济、安排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培养多样
磁性斯格明子是具有纳米尺寸、非易失性、去钉扎电流小等特性的一种准粒子,可以作为下一代信息存储和处理设备的信息载体。而有效操控斯格明子运动是实现基于斯格明子的器件应用的重要任务。目前,已经有人提出了由电压控制的磁各向异性(VCMA)梯度驱动斯格明子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使用微磁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向异性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情况下,VCMA梯度可以有效地驱动反斯格明
学位
核磁共振(NMR)谱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反应动力学研究。借助于化学位移和J偶合裂分等信息,NMR能给出精细的分子水平的信息。要获得谱图的精细结构需要有
文章首先基于动态信息变化情况分析动态情报工作的历史演变,从动态跟踪、动态分析、动态情报服务3个方面总结动态情报工作的特点;然后研究了动态情报工作的发展现状,包括主要
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库仑阻塞效应等,这使得其在光学、电学、磁学、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材料不同的奇特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吸波材料、高效催化剂、润滑剂、及活化烧结材料等多个领域。水热法具有高温高压、能量分布均匀、制备材料无需烧结等优点。同时,水热体系汽压高、密度低、表面张力低,这为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创造了合适的物理化学环境。在本论文中,采用水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电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的功能性材料,其转化过程无机械损耗且无污染,因此很符合目前许多材料研究的主流形式。过去的探索已经研究出了性能优异的合金热电
光子晶体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纳米光学技术。利用光子晶体的优良特性可制作超棱镜、高效发光二极管、无阈值激光器、传感器、数据存储器等器件。近几年,能够完全吸收光波的光子器件应用广泛,目前可以实现光波增强的吸收机制主要有: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光学Tamm态、F-P腔共振等。其中,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原理是使光波局域在金属与介质交界面处,在界面处有明显的场增强。曾有人利用金属纳米颗粒激发出表面等离子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