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趋于广泛流行的趋势,而由糖、脂代谢紊乱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其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D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新近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和DN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胰岛素泵作为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时期DN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报道。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之下,初步探讨胰岛素泵的应用对不同时期DN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DN患者病程进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延缓DN患者病程的进展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依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T2DM患者80例作为DM组,然后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normal albuminuria,NA)组35例(UACR<30mg/g);微量蛋白尿(micro albuminuria, MA)组30例(30mg/g≤UACR <300mg/g);临床肾病(clinical albuminuria, CA)组15例(UACR≥300mg/g);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硝基酪氨酸(3-NT)、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检测指标。结果1、强化治疗前,DM组8-OHdG、3-NT、HbAlc、IL-6、CRP、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均高于NC组,且随着UACR的增加而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GSH、SOD水平均低于NC组(P<0.05),且随着UACR的增加而降低,但是NA、MA、CA各组之间GSH、 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强化治疗后,DM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除外高密度脂蛋白)、CRP、IL-6、HOME-IR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NA、MA、CA组8-OHdG、3-NT水平均降低;GSH、SOD水平均升高。但是NA和MA组的变化较CA组变化显著,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显示:8-OHdG、3-NT和HbAlc、病程、HOME-IR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GSH、 SOD和HbAlc、病程、HOME-IR及空腹血糖呈负相关。结论1、随着DN病变程度的进展,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增强。2、随着病变程度的进展而逐渐增强的氧化能力是导致DN患者氧化应激愈发明显的主要因素。3、在DN早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