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新、旧麻醉方法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分为实验组(新麻醉方法)和对照组(旧麻醉方法),监测术中心率、SPO2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呛咳、屏气、喉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躁动)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HR置镜前较诱导前均有下降,其余各时点HR的变化在两组患儿组内及组间比较无差异。新的麻醉在术中各时点SPO2平均维持在95%以上,实验组在T3、T4时点方法SPO2显著高于旧的麻醉方法。实验组在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患儿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对照组有8例因术中发生呛咳、屏气而引起 SPO2降低不得不退出支气管镜,经面罩吸氧 SPO2恢复正常后重新开始手术。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 结论:新的麻醉方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术中喉支气管痉挛、屏气、呛咳、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方面,术后恶心、呕吐、喉、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旧的麻醉方法,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最佳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