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范英语》(Good English),原名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英语》作为课堂泛读教学教材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作者有幸成为了所在学校的第一批泛读教学的实践者。本研究主要以作者所在的学校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初三年级110名学生和3名英语老师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试图了解1)学生在泛读课堂教学中参与的现状如何?2)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是什么?从而探索提高初中英语泛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研究方法发现如下:1)初中生在英语泛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都达到了比较好的状态,学生的专心和钻研程度很高,钻研程度高于专心程度。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和多做练习等方式来学习英语,而是在通过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学生在课堂参与的乐趣感、成就感的每道题的均值都超过了 3.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参与中能感受到参与课堂的成就感和乐趣感。这主要源于教师创造了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2)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在研究过程中,目前影响到我们初中生在英语泛读课堂教学的参与因素有成绩的差异性与行为参与有关联;性格差异对学生的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有关联,这都是学生本体方面的原因。但客观上,选用的泛读教材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英语泛读课堂教学的参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针对学生参与的状况,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参与泛读课堂教学的建议:1)合理选取教材,激发学生兴趣。2)优化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3)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参与氛围。4)夯实学生英语基础,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对于学生,学生应该加强主人翁意识,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研究中有许多分析和观点基于研究者主观的判断,由于学术经验不足,研究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的地方。在全国共有将近200个使用《典范英语》作为泛读教材的学校,研究的数据只来源于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师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次,课堂观察中,容易由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转移到教师的教学,其原因是采用的观察工具非常有限。然而,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了不同教师的话语特点对学生的参与有非常大的联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研究教师话语特点与学生参与、交往、思维、情绪和生成五个方面的关联性。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希望将来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