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塑性变形方法的改进及超细晶纯铝应变速率敏感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塑性变形方法是制备块体超细晶或纳米结构材料的一类常用的方法。在常用的强塑性变形方法中,等通道转角挤压和高压扭转法是为材料学家使用和研究最多的两种方法。尽管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制得超细晶材料,但是这两种方法自身也有其缺点和应用上的局限性。这就使得众多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对现有的强塑性变形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发明新的强塑性变形方法,来制备超细晶材料。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本文针对传统的等通道转角挤压法难以对过长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缺点,基于新近提出的间接ECAD方法的理念,设计出模具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间接ECAD能够对试样进行剪切变形处理,并对处理试样长度没有限制,故该方法是可行的。本文介绍了一种获取高变形量的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强塑性变形方法:旋转剪切法。这种方法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获得较大的应变量,且应变量均匀可控。文中推导出了计算应变量及应变速率的公式,并通过对纯铝材料的实验实现了剪切变形法,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约8.37的剪切应变,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观察,肯定了获取了约700nm晶粒尺度的超细晶。使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方法以及室温冷轧,制备出超细晶铝。在应变速率5×10-5/s到10-1/s的范围内进行拉伸实验。将超细晶铝随应变速率变化的拉伸行为,与普通冷轧态铝和粗晶铝随应变速率变化的拉伸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超细晶铝,在1×10-1s-1~1×10-3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变形机制由位错运动所控制;而在5×10-5s-1~1×10-4s-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应变速率机制可能与晶界的滑移和转动相关。在退火态超细晶(UFG)铝中,室温下,屈服突降现象的出现被认为与非均匀变形现象相关。在本章中,我们发现,退火UFG铝中这种反常的现象,与应变速率的大小无关。而近年才被发现的,UFG金属的退火强化现象被证明与应变速率相关,即在一定的应变速率范围内,退火强化是可行的,而在其它的应变
其他文献
大连城市发展战略的演进史,集中反映了这座城市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三十年中,大连发展战略经历了萌芽、成形、完善、创新和提升等不同阶段,实现了螺旋式的上升和发
根据中央政法委制定的政法[2005]9号文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二条规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
本课题首先提出了电阻点焊熔核设计这个概念:从电阻点焊产品的实际承载出发,并利用PC及有限元软件进行虚拟设计和虚拟实验,在实际生产之前模拟设计出能够得到合格熔核的电阻
优先股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性质,是对传统融资工具的重要补充,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此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业中没有得到发展。根据《巴塞尔协议Ⅲ》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体检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实施一般体检流程指导及护理服务,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间应用细节护理模式,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人体器官的获取主要通过三种行为方式来实现,(1)合法自愿无偿捐献器官;(2)非法"地下市场"买卖交易器官;(3)通过犯罪行为获取人体器官。在人体器官移植过程
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涂覆羟基磷灰石(HA)生物涂层,综合了钛合金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羟基磷灰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是目前人工骨种植体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钛合金基体与羟
本论文通过在含有钙盐、磷盐的的电解液中对Ti-6Al-4V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含钙、磷元素的陶瓷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谱仪分析了
近代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现代国家生成过程中,用来解释政府或国家起源及其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学说。作为近代社会契约理论代表人物的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他们虽然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四大慢性致残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偏头痛患者中月经相关性偏头痛占35%-54%,纯月经期偏头痛占3.5%-21.0%,因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