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域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交通需求持续增加,尽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依然显著,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用地和交通协同发展的考量。轨道交通在大中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分担了大量公共交通客流,带动了沿线用地开发,从而吸引客流由机动车向轨道交通转移,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规划形成良好的循环互馈关系,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规划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的指导下,形成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促进车站站域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发展是城市解决拥堵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通过对车站站域土地利用和交通协同性评价,将车站划分为不同协同程度的车站类型,并量化用地指标和交通服务指标与客流的关系,提出基于TOD理念的车站站域土地利用和交通协同建设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获取多源数据描述土地利用和交通服务能力,基于“5D”原则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对研究区域和站域范围进行了界定,对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为圆心的800m半径圆做泰森多边形处理得到车站站域范围;而后,利用Python实现对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数据的处理,得到车站全日客流量,实现对用地数据POI(Point of Interest)和AOI(Area of Interest)的爬虫,并用Arc GIS处理得到站域内各类用地数量和面积,利用Arc GIS处理得到路网长度和交叉口数量等,完成多源数据获取;最后综合协同性和TOD模式的联系,确定依赖“5D”原则的指标筛选和求解方法,完成本文研究指标体系构建。(2)建立节点-客流-场所模型实现对轨道交通车站站域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一方面从模型角度优化传统的节点-场所模型,将受到用地和交通综合影响的客流因素作为单独的维度,创建节点-客流-场所评价模型;另一方面,引入莫兰指数作为指标权重,度量车站指标的空间性。为实现模型结果的可视化并增强解释性,引入聚类算法将车站根据节点价值、场所价值、客流量分类,最终评价得到客流压力型、综合发展型、重点提升型、潜力发展型以及滞后发展型五类车站,且研究发现车站类型与其空间分布呈现一致关系,一般而言,郊区车站协同性水平较低。(3)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分析站域环境指标对车站客流的精细化影响效应。MGWR模型综合考虑了空间性和尺度效应,为每个车站搜索最优带宽,更适应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站间距和车站聚集程度在市中心和郊区差异较大的现状。回归结果表明,用地功能混合度、交叉口数量、车站服务方向数等变量对客流量的诱增效果较大,可达性变量中工作用地可达性和公交车站可达性对客流影响显著,停车场的分布会引起客流分流,对车站客流量呈消极影响。此外,将回归参数值分布在空间上,直观表示车站客流与各类指标存在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车站站域环境多元化程度较高的车站,其客流不易受单一指标影响,这一类车站普遍分布在靠近市中心的区域。(4)综合车站协同性评价和站域环境指标对客流的影响结果,根据每类指标对车站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结合空间区位因素,从提高站点客流吸引力和站域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发展两个方面,针对每类车站提出符合该类车站特性的TOD建设建议。论文期望通过对轨道交通网络较完善,人口和用地密度较大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用地和交通协同性评价研究,提出适应大中城市的以车站为核心的TOD模式建设建议。本文将空间性考虑进评价模型,精细化评价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环境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并展开了促进人们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协同性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导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对腰旗橄榄球这一新兴体育项目的特征进行了挖掘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对腰旗橄榄球课程化进行了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确立了腰旗橄榄球课程构建的重点。以期在丰富学校体育课
学位
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利益最大化,企业若想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加强运营成本管控,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财务预算管理定义和使用价值为立足点,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全面分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降低企业成本。
期刊
<正>禾花雀列入濒危物种,等同大熊猫的濒危级别,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需要立即展开有效的执法,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前不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物种红色目录时,将广东著名野鸟禾花雀(学名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由"易危"级别提升至与大熊猫同一级别的"濒危"级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朱春全博士表示:"禾花雀列入濒危物种,等同大熊猫的濒危级别,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期刊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亦是关键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快速公共交通网络,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城市轨道交通往往存在投资成本高、社会盈利难的问题,而轨道交通导向型(TOD)综合开发通过带动轨道交通站点与站域间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增加客流收益、土地开发收益,实现城市轨
学位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两个环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高利润的关键。戴明博士提出: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不断提高内部生产质量水平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交期、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投入,而且是迎接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消费观念转变等严峻挑战的
学位
通过使用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技术来研究HSLA低碳贝氏体钢的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并分别测试不同的冷却开始温度、冷却速率等工艺参数对钢板最终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透射显微镜评估由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杂微观结构。
期刊
利用Gleeble-3800实验机研究含Nb-B贝氏体钢高温轧制变形行为,压缩工艺模拟参数为:温度(960~1 080℃)和应变速率(0.01~10 s-1)并得到加工硬化曲线。通过加工硬化曲线得到了不同变形状态下的恢复行为,后续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拟合了贝氏体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低应变速率下和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变形,该钢较容易表征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在变形过程中增大应变速率或降低变
期刊
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比研究了无钒和含钒(0.15%)马氏体-贝氏体钢的氢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钒元素的添加会细化马氏体-贝氏体钢中的原奥氏体组织,并且会增加钢中马氏体相的占比,经回火后钢中钒元素会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使钢的氢脆敏感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试验钢经钒微合金化后,增加了原奥氏体晶界及碳化物/基体界面等作为氢陷阱的数量,氢捕获位点增加,使氢原子在钢中的扩散系数明显降低,氢原子分布
期刊
目的·应用电流感觉阈值检测(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牙髓电活力测试(electrical pulp test,EPT)以及两点测试(two-point discrimination,2PD)对下牙槽神经损伤致下唇麻木患者的下牙槽神经损伤程度以及预后进行量化评价,建立下牙槽神经损伤诊断检测方案,并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1年1月
期刊
研究了3种碳含量(0.22C、0.34C、0.45C)的贝氏体钢在960℃奥氏体化+Ms点以上10~50℃等温淬火工艺下碳含量对贝氏体组织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钢经过等温淬火处理后均获得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相间分布组成的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随着碳含量的降低,贝氏体相变时间显著缩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变厚,硬度和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冲击性能显著提高,这主要是与低碳钢贝氏体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