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中国资本市场最热的议题是上证综指“十年零涨幅”,2001年6月13日,上证指数收盘价到达阶段高点2242点,而十年后的2011年12月30日,上证收盘2199点,面对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GDP从2001年的109655亿元攀升至2011年的471564亿元,涨幅4.3倍,而本应与经济共成长的股票市场却止步不前,令投资者不平,令管理层困惑。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也曾出现股指“十年零涨幅”的现象,但其规律是,前期高点是由于经济泡沫累计所致,而后期低点是去泡沫化后经济低迷所致,一高一低构成了零涨幅,而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
本文针对此种情况,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上证综合指数缓涨的因素,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上证指数的走势与GDP指数是正相关且重心是逐步上移的,01年高点和07年高点是与经济发展严重偏离的,即泡沫化严重,05年、08年和11年出现短暂偏离,最终得以回归,那么在可以预见的2012年,A股有望重返3000点上方。过去十年,A股市场发展的体现之一是上证指数的质量和含金量逐步提升。从长远跨度来讲,股市随着货币量扩容而扩容,但短期的M2增速快慢与否对A股缺乏绝对影响,这种现象主要是资金流动性造成的,就短期看,货币在不同领域间的流动性对股市短期影响更为显著。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上证综指之所以与深证综指走势有所差异,主要是几点因素构成,一是大盘股集中在06-07股市泡沫期发行,发行价过高和去泡沫化过程令上证承压。二是上交所由于历史成因问题,解禁股量大且多发生在股市泡沫期,成为制约指数的另一因素。三是两个交易所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不同以及行业发展周期导致的盈利差异。四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货币紧缩导致了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倾向流入中小市值股票,导致深证较上证出现溢价。本文在对过往十年行情分析的基础上,也对未来股票市场发展进行展望,如果按照11年底2200点位置起始,十二五末期,上证综指将升至3900点到4400点之间,如果按照11年底“合理点位”2800起始,十二五末期,上证综指将升至4900点到5600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