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产业合作与对接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向前不断推进,集聚效应使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开始大量出现,城市群的经济带头和发动机作用日益彰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大都市圈或城市群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一张名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所推动与辐射的结果。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但是比较三区域,我们又可以看到有着相对优越条件和巨大发展潜力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相比长三角、珠三角来说却相对较为滞后,其原意之一就是该区域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还不是很强。如何增强两市经济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使两市的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深入的合作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最优选择。本文正是基于此,并希望为两市合作提供一些解决办法。本文先是从基于京津两市当下各自的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两市之间不但在发展条件上的具有差异性和新的城市功能定位的具有互补性,而且两市之间的经济结构也是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等等,这些多层次的相互错位的关系,正是两市实现长短相互补充,共赢发展的利益接合点和实现全面深入的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两市之间开展合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首先是从两市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合作的有利条件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并依据各自的特性给出了合作的要点与措施;然后又分别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等方面分析了合作的条件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京津两市之间的鼎力合作是提升两市实力和增强对周边区域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的最优选择。如果两市间能够在相关领域合作,必将在京津冀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振兴上提供巨大的推力,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案例。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库中数据信息不断增加,形式概念分析理论(Formal Concept Analysis,FCA)为数据挖掘与知识获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决策形式背景是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近年来,由于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数目不断增长,并且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安排将服务贸易纳入其管辖的范围。在两岸经贸关系加快发展
近几年,继“房奴”之后“孩奴”现象在我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生养一个孩子的开销巨大,给家庭带来较沉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夫妻决定不要孩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