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英译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辞》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对汉语和中国文学影响深远。许多著名的译者都曾经翻译过《楚辞》,但对于其英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译界足够的重视。《楚辞》富含文化底蕴,其文化因素是译者所面临的直接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楚辞》英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即分别以文化心理和典籍传说为基础,探讨了《楚辞》英译中的文化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伟大诗人屈原的生平和作品,阐述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诗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具体分析了《楚辞》中的三个文化特征:1)“兮”字句型;2)植物名的比喻性用法;3)典故。文章认为,除了植物名称和典故以外,“兮”字句型也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富含文化意蕴的因素,因为作为骚体诗的标志,这种句型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而这种内涵只能为成长于《楚辞》所诞生的文化氛围中的读者所感知,因而对于异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不可理解的。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形象日益提升,旅游政策的逐步开放,旅游规划设施不断完善,入境游人数逐年增长。中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吸引着无数国
娱乐新闻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然而即便对于同一事件,娱乐新闻报道的情感态度也许会是截然相反。娱乐新闻的写作风格也会因作者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生
本项目以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大规模英语暑期培训为载体,研究短期英语培训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产生的影响。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鉴Gardner的社会教育学模型,建立了
随着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文体学也应运而生。和传统的文体学不同,认知文体学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篇,而不是单纯从语言的结构、形式分析语言。认知文体学把认知科
薇拉·凯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以描写美国中西部边疆地区拓荒者的生活而著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审视,如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