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辞》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对汉语和中国文学影响深远。许多著名的译者都曾经翻译过《楚辞》,但对于其英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译界足够的重视。《楚辞》富含文化底蕴,其文化因素是译者所面临的直接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楚辞》英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即分别以文化心理和典籍传说为基础,探讨了《楚辞》英译中的文化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伟大诗人屈原的生平和作品,阐述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诗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具体分析了《楚辞》中的三个文化特征:1)“兮”字句型;2)植物名的比喻性用法;3)典故。文章认为,除了植物名称和典故以外,“兮”字句型也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富含文化意蕴的因素,因为作为骚体诗的标志,这种句型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而这种内涵只能为成长于《楚辞》所诞生的文化氛围中的读者所感知,因而对于异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不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