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其比强度、比模量、疲劳性能、阻尼以及耐磨性等均高于相应母材金属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并且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依赖于其组分相的力学特性和微观组织特征,比如颗粒自身的强度、大小、形状和分布,颗粒-基体界面的性能以及铝基体的位错密度、孔隙率和各向异性程度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通过混合盐反应法制备的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2024复合材料(下文简称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其比强度、比模量、疲劳性能、阻尼以及耐磨性等均高于相应母材金属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并且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依赖于其组分相的力学特性和微观组织特征,比如颗粒自身的强度、大小、形状和分布,颗粒-基体界面的性能以及铝基体的位错密度、孔隙率和各向异性程度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通过混合盐反应法制备的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2024复合材料(下文简称为TiB2/2024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问题而展开的。通过试验手段对TiB2/2024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特征和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明确了TiB2颗粒的尺度、形状、分布等情况。颗粒主体粒径尺寸为30~500nm,形状圆整,无尖角。颗粒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尺寸较大的微米和亚微米级颗粒在基体晶粒的晶界附近偏聚,形成TiB2颗粒偏聚带;而尺寸较小的纳米级颗粒则弥散分布在基体区域内部。进行了TiB2/2024复合材料的准静态SEM原位拉伸试验,观察到微裂纹在颗粒偏聚带中萌生、累积以及贯通基体区域的过程,确认TiB2/2024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为韧-脆混合型断裂。为了研究颗粒所发挥的强化效果,进行了TiB2/2024复合材料和2024铝合金微区压痕试验研究。借助Oliver-Pharr分析方法,从压入弹性模量和硬度的角度揭示了复合材料基体区域相对于2024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2024铝合金,基体区域的压入弹性模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而硬度却提高了33.7%,说明基体区域的流动应力得到强化,印证了弥散纳米TiB2颗粒对基体区域具有明显的间接强化作用,还说明铝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TiB2颗粒自身的高模量。为了确定经弥散纳米颗粒强化之后的基体区域塑性力学性能,在压痕试验中,对基体区域采用了四种不同最大压入载荷;在理论分析方面,对压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变量进行了量纲分析;建立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46种“虚拟”材料的压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构建了塑性力学性能的分析模型,将基体区域压痕试验结果作为输入,反演获得了基体区域的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为了更深层次研究TiB2/2024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断裂行为,再现SEM原位拉伸试验中所展现的损伤断裂过程。结合颗粒分布微观组织特征,建立了包含六边形堆积结构颗粒偏聚带的二维单胞有限元模型,可以考虑不同颗粒偏聚程度,并根据考虑颗粒断裂与否分为两种单胞模型。模型中颗粒的断裂判据为最大主应力准则,对于基体区域则使用Rice-Tracey局部失效准则,推导和应用了弹塑性迭代中的径向返回算法。对TiB2/2024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断裂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偏聚程度的不同并没有显著改变颗粒中最大主应力和基体区域损伤变量的均值,而是随着颗粒偏聚程度的加剧,颗粒中最大主应力和基体区域损伤变量的分散程度会增大,这就意味着TiB2颗粒偏聚程度越严重,越容易导致TiB2/2024复合材料中微裂纹的萌生。采用Mori-Tanaka均匀化方法、GTN(Gurson-Tvergaard-Needleman)多孔韧性失效模型和描述颗粒断裂的Weibull概率统计模型,建立了反映TiB2/2024复合材料韧-脆混合型损伤断裂机理的跨尺度分析模型。将断裂的颗粒体积分数作为微孔洞形核体积分数,以考虑颗粒断裂对基体区域韧性失效过程的影响。在完成损伤变量的标定之后,跨尺度分析模型能够合理地预测环槽缺口圆棒的拉伸力学响应和断裂失效过程,这为铝基复合材料承力结构的强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能源紧缺,电动汽车需求量逐渐增多,国内外各大车企在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在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中,变频器通常采用固定开关频率调制技术,使功率开关器件以固定的方式通断,会导致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大量高幅值谐波,这些谐波严重影响了电驱动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如电磁兼容性、振动噪声等。本文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基础上,针对固定开关频率调制在开关频率及倍
在当前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取得了一些发展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发展瓶颈。其中,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较短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再生制动指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制动的过程中利用本身驱动电机的特性进行制动能量的回收,将汽车的一部分动能以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下来的过程。这不但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能减少车主的用车成本。但是,考虑到电机制动的强度与能量回收利用率以及制动法规对于安全的要求,传统的
随着能源危机加深和环境污染加重,电动汽车逐渐兴起。2001年我国启动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以来,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电池充电、电量均衡和汽车续航里程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可以提供虚拟的实车运行环境,实时监测BMS的控制逻辑,缩短开发周期,因此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是BMS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某款正在开发中的BMS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导致汽车故障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难以满足当今社会中汽车维修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更高效的故障诊断方法。由于嵌入式技术在汽车上的深入发展,汽车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不再受实施范围的限制,而是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车辆的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及对车辆的故障进行远程诊断。汽车故障诊断
随着汽车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对于汽车发动机气门的需求逐年递增,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增加使气门制造企业必须改变单一的大批量生产模式,转为多产品混流生产形式。因此,为了能够快速对多品种混合产品进行合理的生产排产,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必须使生产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对JW公司气门生产线的调研发现,当前生产线虽能满足多种产品的混流生产,但车间内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没有利用科学的排产方法;其次在面对混合产品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四军女战士陈瑛的期颐之年。陈瑛老人是开国中将王必成将军的夫人,生于1918年,她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也亲历着和平年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记者到达老人家中时,她已在客厅等候并起身迎接。这位百岁老人亲切和蔼,精神矍铄,尤其是她清晰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更令人惊讶和敬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40年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亲
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减速机作为机械传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机械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诸多减速机制造企业也在以提高减速机产品制造能力以及优化加工技术的方向而努力。本文主要针对EC公司减速机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改善。针对企业减速机产品直通率严重下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产品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轴窜量加工工序是导致减速机产品出现不合格现象最高的工序。其次,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发现,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结构的应用是在框架结构工程领域一次重要的技术创新。基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较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构件受力更合理、截面面积小等优点,在框架结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叠合柱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不断改善,为项目施工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条件,项目管理方法的引入和施工工艺上的改进将使得施工技术更加成熟,成本更加优化,整体实施效果更好。首先,本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分布交互仿真工具DIS、HLA的相继问世使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在作战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作战过程中,由于战员增减、战斗损耗和作战任务的动态分配,以及无人化、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作战系统体系结构呈现出动态可变的多层次特性。然而,按照传统仿真工具构建的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多为扁平状结构。其中仿真实体均被视为同一层级成员,忽略了成员之间的动态结构关系,难以直观满足仿真结构动态可变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智能汽车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关注的新方向,但随之而来的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安全性是人们对汽车驾驶最重要的要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智能汽车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汽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需要对其性能及功能进行多项测试,以保证智能汽车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测试内容以及测试方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