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站灌区水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环境系统的时空分布非常复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等各子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为其存储、查询、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提高其科技含量是必要的。 本文以禹门口抽水站灌区为载体,基于GIS技术研制了灌区水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充分分析灌区水资源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开发集成的用户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平台为Microsoft VisualBasic 6.0与ESRI的ArcView GIS 3.3集成的开发平台。系统运行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使模块与系统及模块之间数据交换通过公用接口来实现。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灌区水资源的地理信息化管理。 系统功能主要实现了: ①灌区水资源GIS图库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对灌区水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功能。 ②灌区水资源需水预测动态管理。在模块中提出了预测灌区各部门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需水预测指标体系模型和需水预测模型,实现了禹门口灌区工程运行中的各部门水量预测。 ③灌区水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在该模块中提出了灌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了禹门口灌区工程运行中的各部门水量分配。 ④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在该模块中将需水预测模块、水量配置模块与GIS图库管理模块集成,实现了需水预测信息与水量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本系统的核心部分着重研究了灌区的水资源地理信息化配置模块,该模块以符合当地需求的用水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研究灌区各部门需水预测模型,根据“维持生态用水、保障生活用水、留足储备水量、满足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的指导方针对灌区可控水资源进行了分级分配,并将其结果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 该配置模型基本满足了灌区信息化管理要求,其中所提出的分级分配思路和地理信息化的数据管理,为实现灌区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情况,其中初沉池的设置对于碳源流失影响较大。对此,本研究探究了传统平流式初沉池运行过程中碳源流失情况及其粒径分布,表明传统城市污水厂初沉池对SS的去除率达38.59%,同时去除了41.87%的颗粒有机物,大量碳源在初沉系统中无效流失。针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碳源流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机械淘洗与污泥发酵强化颗粒碳源原位释放与回收的活性初沉技术,从而实现对无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城市既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常规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已成为污水资源化、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构建低成本、低消耗的表面流或潜流人工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排放的污水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如何高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研制新型的曝气生物滤池轻质过滤材料对各种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以干旱地区城市景观湖-太原市龙潭湖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化研究思想为指导,形成了从研究对象踏勘调研到湖泊特性分析,从模型建立、数值模拟到方案设计与比较等体系化的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