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探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是三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控制难度大。随着计划免疫和全球扩大免疫规划(EPI)的成功实施,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许多国家相继进入麻疹的消除阶段,使其有望成为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之后第三个被消灭的疾病,我国也制定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计划。但衢州市目前尚处于由麻疹控制阶段向消除阶段的过渡时期,要实现顺利的过渡,却任重而道远。与麻疹相比,人类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预防起步较迟,尽管已有部分国家成功消除了这两种疾病的本土传播,但在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疾病的流行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目前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仍较严重,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4万例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浙江省2004年疫情资料表明,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高达47.79/10万,其爆发疫情在全省突发传染病疫情中所占比例为20%。风疹和CRS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而且风疹与麻疹在临床表现上非常相似,临床不易鉴别,风疹的发病增加了麻疹监测和控制工作的难度。衢州市自2004年将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风疹年平均发病率达到16.08/10万,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达到44.30/10万,且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更是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口密集处经常暴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分析衢州市近年来这三种疾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控制策略,为今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004年后改称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衢州市统计局。将病例资料导入Excel2000和SPSS10.0,并按地区进行编码。运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研究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合这三种疾病当前的共同点探讨预防控制策略。选用相对数指标和统计图表对疾病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以及爆发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近年来《专病/单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监测资料,探讨现行麻疹免疫策略存在的问题,以适应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同时为制定这三种疾病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结果1、麻疹的流行特征衢州市1985-2009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5098例,死亡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6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6.76‰,1992-1993年间疫情达到峰值,年发病950例左右,发病率为40.95/10万,随后疫情迅速下降,但仍呈锯齿状小幅波动。平均发病率以开化县最高,龙游县最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4-6月为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居多,且发病有向小年龄组增多的趋势。主要发病人群为学生,其次为散居儿童。2、风疹的流行特征衢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风疹病例23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08/10万,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以柯城区最高,江山市最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4-6月份为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0-19岁,主要发病年龄段构成情况变化不明显,女性患者中育龄妇女占一半,发病的主要人群为学生。3、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衢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5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30/10万,无死亡病例,近年来疫情一直处于高发,以2009年发病最高。年平均发病率以柯城区最高,江山市最低。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以4-6月份为高峰期,以5-14岁发病居多,主要发病年龄段构成情况变化不明显,主要发病人群为学生。4、集中度和圆形分布麻疹和腮腺炎的集中度分别为0.45和0.41,表示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而风疹的集中度为0.74,表示有很强的季节性。麻疹发病高峰时间为5月1日,发病高峰期为2月17日-7月12日。风疹发病高峰时间为4月26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13日-6月10日。腮腺炎发病高峰时间为5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3日-8月4日。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衢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116起,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疫情28起,发病1292例,罹患率为6.38%;累计报告风疹疫情11起,发病376例,罹患率为4.55%;累计报告麻疹疫情7起,发病132例,罹患率为0.68%;均无死亡病例。报告地区最多的为开化县,其次为柯城区。发病高峰月份均集中在3-7月,尤其是4月份。发生场所最多的为乡小学,其次为乡中学。6、麻疹监测资料分析2005-2009年传染病报告系统累计报告麻疹病例643例,其中602例纳入了麻疹专报系统,48小时内调查率为90.36%,血清标本采集率为79.47%。对367例病例免疫史进行调查,31.06%的有免疫史、36.78%的无免疫史、32.15%的免疫史不详。2006-2008年衢州市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为98.36%,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29%,小于1岁组和7-14岁年龄组人群免疫水平相对偏低。结论麻疹疫苗的普及使衢州市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要达到消灭的水平仍存在差距;风疹的女性患者中近一半为育龄妇女,提示我市CRS疫情不容乐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爆发,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这三种疾病的防制已刻不容缓。这三种疾病有着相似的流行特征,即流行季节明显推迟,均以4-6月为发病高峰期,尤其是5月1日前后,且发病人群均以学生为主,均以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和免疫预防工作的薄弱地区为疾病的高发地区。因此可对这三种疾病实行联合免疫的免疫策略,将MMR联合疫苗纳入常规免疫,实现三种疾病共同防治。实行两剂次的免疫程序,于8月龄初免,18-24月龄复种,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免疫接种率监测。同时加强宣传教育,针对育龄妇女、幼托机构和学校的新生以及年后流入的外地民工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此外加强流动人口稠密地区和免疫预防薄弱地区的工作质量,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加强实验室网络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印制电路板废水种类较多,水质复杂,主要有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高重金属含量的电镀废水。本试验根据不同水质采取不同的酸化-气浮、化学沉淀、接触氧化等工艺可使废水达到排放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配置合适的颈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
甲型H1N1流感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流行性疾病,该病毒的肆虐给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该病在我国的传播为探讨对象,通过大量的数据,结合疫情在我国传播
研究目的:卫生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涉及全国98.7万家卫生机构,数百万卫生统计专业人员。为了保障卫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同时期、不同机构间的一致性,国家必须建立相应的标准规
长宁区小学生肥胖现况和影响因素研究[目的]1.了解长宁区小学生的躯体发育和超重、肥胖情况。2.找出长宁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长宁区小学生制定肥胖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通过对平湖市新生儿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调查,找出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若干因素,为在今后免疫规划实际工作中,积极避免可能导致新生
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 is a widely used statistical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subgroups in the population based upon multiple indicator variables. It h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