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正确操作和维护是保证车站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联锁设备维护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缺乏经验,新职工培训周期长等。各大高校由于实训设备缺乏,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对设备操作和事故处理显得束手无策。铁路现场的设备不允许随意操作,故障也不能模拟。因此,开发一套运行环境要求低、操作简便、能够模拟现场实际运营场景的联锁仿真实训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高校学生学习和铁路职工培训的现状,以及国内外信号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实习实训设备建设项目,提出了部分实物仿真的车站联锁实训系统的研究。其次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总体设计、设备配置以及具体的要求。本系统以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原型,由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光电站场组成,采用部分实物,搭建完整的联锁仿真实训系统。然后,在模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经验总结法和实物仿真法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联锁硬件采用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和2×2取2的冗余结构;光电站场利用各种颜色的发光体仿真铁路站场的状态,由工控机通过串口与上位机相连,从而模拟各种行车作业,复示站场状态。系统软件实现通过联锁数据,搭建信号设备数据库、结构体,由Station Edior进行上位机站场图绘制,采用C++完成系统程序编写。最后,对本实训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应用分析,对系统进行进路建立、进路解锁、特殊进路的办理与解锁以及道岔操纵的测试。本系统目前已在我院投入使用,应用效果良好,能让学习者直观地接触设备,学与练相结合,能根据需要进行设备操作和故障模拟。同时,预留有与室外设备和仿真沙盘的接口,也可以与车务人员进行协同作业演练。
其他文献
学位
高速铁路环境下的通信质量是列车运行和乘客体验的重要保障,基于未来列车通信的发展趋势,本文对LTE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涉及资源的上下行分配原理及LTE在不同小区边缘的切换机制。通过模拟铁路高速移动的应用场景,验证本文提出的资源上下行分配及LTE切换算法的有效性。在指标参数设定的情况下对改进算法和传统算法的优化性能进行分析。在高速铁路移动的背景下,涉及的核心技术是无线资源的管理。为了实现目
学位
学位
铁路客运是内陆旅客运输的主要手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出行交通的质量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高铁铺轨里程快速延伸,高铁站也越建越大、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国内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然而,国内还存在相当一部分大型铁路客运站,它们既承担动车(高铁)的到发,同时还延续着普速列车的到达和发送,例如上海站、南京站、合肥站等,本文把这类客运站称之为综合性客运站。这些综合性客运站地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是维持铁路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中枢系统,是整个运输生产当中的大脑和心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客运列车的正点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货主对于货物运输也有了更高效、更高速的要求,铁路正朝着高速、重载、高密度的方向发展,这对铁路运输生产的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完善现有的调度指挥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提高运输调度指挥过程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具有客观准确
交通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各级政府也都把交通建设当作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期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加速地区经济发展。而山区公路等级低,道路线性及其组合关系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随着甘肃经济发展,交通量剧增,大重型车辆多,致使路面破损严重,山区干线公路大部分路段达不到三级标准,个别路段路基偏低,加之排水不畅,道路水毁严重,部分路段线形差、视距不良,坡陡弯急,不能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获得更明显的企业优势,更行各业都在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完善相应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力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之一的服装制造业,服装制造业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所产生的挑战。监狱生产在发挥改造服刑人员的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为监狱运行提供经济基础的功能。而大部分监狱企业都是服装制造,对于服装制造而言
学位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汽车尾气一直被各级环保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视为最主要的污染源,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为了人民的健康,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成为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发展形势,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更加环保,但是因为在汽车内增加了很多的电力电子零件,在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同时使得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