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软式棒垒球运动是昆山市较为重视的项目,每年都要举行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比赛,软式棒垒球夏令营、软式棒垒球冬令营、海峡两岸软式棒垒球交流赛、再组队参加全国软式棒垒球比赛,近几年来取得较好的成绩。研究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的发展及其瓶颈是不断提高昆山市小学生的途径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教练员、运动员、运动员选拔、业余训练组织与开展、运动竞赛、后勤保障等方面,对昆山市8所拥有软式棒垒球队的小学校的196名软式棒垒球运动员和21名软式棒球教练员进行调查,试图探寻目前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训练队业余训练开展情况,找出制约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队业余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一些实践和理论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开展情况较好,具有一定影响力,台商的引进和台湾垒球文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队正朝着更加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教练员的学历为本科以上和具有教练员职称,专业化程度较高,基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教练员训练动机正确,具有多目的性。训练设计、训练方法和手段基本合理,但对长期训练计划的考虑不多。安排的业余训练时间符合学校、运动员和项目的特征。场地设施、器材基本能够满足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的需求。(3)运动员训练动机主要是兴趣和爱好,外出比赛的荣誉感强。参加训练的年限多在3-4年,训练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家长的支持度高。(4)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的经费基本满足,确保了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队的发展、壮大。(5)昆山市小学校软式棒垒球业余训练开展时间较短,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专职教练员占比较低,教练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执教经验不足,没有建立合理的竞赛机制是主要问题。(6)软式棒垒球业余运动队训练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医务监督不能满足需求,物资保障有待改善,没有配备专门的队医,疲劳监控手段不完善和训练恢复设备缺乏。训练档案和奖惩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也有待提高。根据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改善体育考核机制,提高对软式棒垒球的重视程度,完善昆山市小学生软式棒垒球的竞赛机制。(2)通过高层次专业培训和对外交流,加强软式棒垒球师资队伍建设。(3)设立软式棒垒球训练专项资金,保证器材、场地设施充足。(4)完善奖惩制度,提高软式棒垒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5)借鉴台湾地区小学生软式棒垒球比赛的赛制和半政府、半民间的组织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