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韩休墓乐舞图的异域性倾向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乐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乐舞到戏乐俗曲,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杰出的乐舞作品供我们观赏。唐代乐舞文化在中国古代乐舞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其种类繁多、样式丰富、分类细致,无论从形式、技艺还是审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另一层次的成熟,成为中国舞蹈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个时代。唐代乐舞文化之所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与它在上承华夏民族传统乐舞文化的基础上,近取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融合的丰富滋养,广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乐舞,博收世界各国尤其是西域及周边邻国优秀乐舞文化的精华密不可分。光彩夺目的唐代乐舞文化光照四方,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唐代是一个博采众长的时代,乐舞文化在这种时代氛围里发展壮大。异域乐舞开始频繁登上唐代舞台,且风靡一时,宫廷乐舞直接吸收其精华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并基于此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乐舞作品。在异域乐舞的影响下,唐代乐舞的整体风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异域性倾向,因而显得越发地新颖,对后世乐舞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时代,乐舞文化作为其一部分,为我们研究当时唐代的乐舞体系、社会风俗、人文环境乃至整个唐代文化都提供了借鉴与指导。关于唐代韩休墓乐舞图的异域性倾向问题,本文试图以其在韩休墓乐舞图中的体现、唐代乐舞异域性倾向的体现及成因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部分就韩休墓乐舞图中的异域性体现做一简要分析,从韩休墓的发掘过程、乐舞图概述、乐队乐人、舞容舞姿、乐器等方面,描述韩休墓乐舞图所体现出来的异域性倾向。第二部分就唐代乐舞的异域性倾向体现及成因做了重点分析。首先从音乐、舞蹈、乐器、服饰四个方面,探讨了关于唐代乐舞异域性倾向的种种表现。指出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健舞和软舞,在受到异域舞蹈影响下,表现出鲜明的异域性倾向,及来自西域的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也将独具风情的异域舞蹈元素融入了唐代舞蹈之中,更有代表着唐代舞蹈较高水平的《霓裳羽衣》,在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了西域舞蹈之后,呈现出了趋于完美的艺术效果,成为中国古代乐舞文化史上的瑰宝。接着介绍了自周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域乐舞的发展状况,及其如何成为唐代乐舞体系的一份子。广容外来乐舞的传统和对历史成就的传承,是唐代乐舞文化耀眼夺目的原因之一。其次,通过分析唐代强大的综合国力、开放的文化背景、异域乐舞独特的艺术魅力,解释了异域乐舞在唐代乐舞文化中盛极一时的原因。第三部分介绍了乐舞的异域性倾向对唐代生活、唐代精神世界、唐诗创作的影响。异域乐舞的传入与融合,给唐代生活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更促进了唐代乐舞文化的发展。此外,外来的音乐和舞蹈,以其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弥补了唐代艺术形式中的遗憾,使乐舞的情感表达功能更加充分。在诗歌创作领域,随着异域乐舞的盛行,诗歌创作的主题不仅得到扩展,而且其艺术表达力也得到了提升。唐代乐舞所表现出来的异域性倾向,异域乐舞之所以在唐代得以发展壮大,是传统中国文化贵和尚中精神的指导体现。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异域性倾向在韩休墓乐舞图中的具体体现,以文化、审美特征、艺术风格三个方面的体现为视角,对乐舞图所描绘的场景中,蕴含着的文化及时代背景,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分析。其中,因韩休墓乐舞图中的舞姿问题,学界尚存争议,笔者试图通过与其他墓乐舞图的对比,从舞姿、乐队、乐器等方面,结合文献史料及时代背景和乐舞文化,对韩休墓乐舞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异域性倾向作一小小的分析与探索。
其他文献
油气生产过程安全及风险问题当应溢流井喷及其井控为首位。随着目前国内外油气开发的不断延伸和扩大,尤其是高含硫气藏、异常高温高压气藏与高渗高产气藏的开发,大大增加了井控的难度。国内外对井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某些特殊的现场条件下例如发生井喷等事故时,可以选择将井筒流体全部压回地层,但是目前对于将侵入井筒流体全部压回地层方法的适应性与局限性研究不够,针对某些地层因素及井筒条件的限制,压井操作或井筒参数判
研究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必要条件之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辅助生殖技术(ART)临床上提高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胞质注射(ICSI)—胚胎移植(IVF/ICSI-ET)的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关键,对于提高人工授精及自然妊娠的成功率也非常重要。学者们认为,控制性超排卵可能改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种植率。本课题组前期应用高通量定量蛋白质组学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传播是舞蹈艺术存在、保留、继承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舞蹈的传播十分依赖女乐这一载体,女乐在历史中的流动转移必然会影响到舞蹈的发展进程。丝绸之路是一条将中国与世界连通的经济、文化的大动脉,古往今来,无数胡汉客商在这条路上往来贸易,其中常有粟特胡商将善动歌舞的西域女奴贩运至中原社会谋取巨额利润,此时的西域女奴身上便携有了女乐的身份,于是在无意间造就一种高效的舞蹈传播方式——丝路女奴
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管理的研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教育强国正在逐步输出教育管理理论和经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小学教育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新时代国家提出了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研究指明了最新的发展方向。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将其置于国际教育管理研究的大背景下做比较分析,以吸取国际教育
研究目的:运动对心脏的适应性改变被证明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且可以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伴随着交感神经亢奋而副交感神经低迷的状态,M2乙酰胆碱受体(M2AChR)作为副交感神经上大量存在的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可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状态,对I/R期间的心肌线粒体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具有调控作用。运动可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造成
在我国税制统一,但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税收征管权限的现实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绩效考核评价以及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存在对税收努力程度进行操控的现象。本文对我国区域间税收努力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对税收努力程度差异的探究和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平衡和优化我国税收努力现状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税收努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征管效率、财税体制和地方政府的招商
论文综合利用露头、岩心、钻测井、重矿物、阴极发光、主微量元素和碎屑锆石等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本溪组的物源和构造演化,确定了本溪组古环境特征,阐明了本溪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与相特征及相展布,明确了本溪组砂体成因及分布,最后建立了本溪组沉积演化模式和潮控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本溪组沉积期为南北双向供源,存在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物源体系,其中西北物源区母岩为变质岩和少量岩浆岩,构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进士是宋代人才选拔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在《宋代登科总录》的基础上,统计出苏南地区有1899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4.48%。他们在德行、吏治、军功、文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为人、为官、为学之道对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宋代苏南地区土壤肥沃,水系纵横,物产富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稳定的经济环境、安宁的政治环境和尚文的文化
【目的】筛选黄曲霉颉颃菌,探究其最佳培养条件及有效抗菌成分,为实际生产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抑制黄曲霉污染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对峙法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待测菌株进行筛选鉴定。以抑菌率作为衡量标准,判断所得黄曲霉颉颃菌的最佳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转速、pH及装液量。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颉颃菌无菌发酵上清液中提取蛋白,观测粗提物对黄曲霉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进一
蔚州卫是明朝北边地区重要的边防卫所,位于宣府、大同交界之处,是京师西面一道重要的屏障,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本文以《蔚州卫选簿》这一宝贵的史料为基础,结合明实录、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对《蔚州卫选簿》这一文本进行整理,并通过分析其中记载的内容,对蔚州卫武官这一群体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通过选簿中记载的有关明代内外战事的内容透出蔚州卫在明朝不同时期战略地位的变化,以求给蔚州卫的整体认识增加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