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聚合物(HPAM)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聚合物在注入过程因剪切而降解,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损失严重;另外地层中水的矿化度造成的盐敏效应也使聚合物溶液的有效粘度降低,难以形成有效的驱油段塞,影响了驱油效果.为此开展了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的研制,通过在聚合物溶液中添加缓交联的交联剂,在地层深处形成弱凝胶体系,靠其高粘度及良好的弹性,使后续注入溶液转向进入油层弱水洗或未水洗部位进而扩大波及体积;与单纯的聚合物溶液相比,凝胶的形成提高了体系的抗盐性,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驱油效果.根据矿场使用的聚合物类型,成功地研制了XL-Ⅲ系列交联剂,得到了交联体系配方组成,交联剂使用浓度为300-700mg/L,聚合物使用浓度为1000-2000mg/L;当交联剂浓度为300mg/L时即可产生交联增粘,随交联剂的浓度的增高,交联增粘可达几十倍.并对聚合物外加剂、细菌、溶解氧、PH值等因素对交联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交联体系的交联机理,交联体系结构可能存在分子间交联和分子内交联两种形式,聚合物高浓度时以分子间交联为主,聚合物低浓度时以分子内交联为主.评价了温度、矿化度、固液比、热稳定性、交联后剪切、剪切恢复的变化下该体系性能,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交联反应速度加快,交联时间缩短,交联体系较快增粘;在实验的矿化度50,000-80,000mg/L范围内,矿化度对交联体系交联后粘度影响不十分明显,交联粘度迅速增长时间也均在2.5h左右;油砂对交联体系的交联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入油砂的体系的粘度明显低于不加油砂体系;交联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交联体系在热老化80天后,80℃交联体系粘度保留率大于60﹪,而聚合物溶液小于10﹪,交联体系的热稳定性明显好于单纯聚合物,其粘度是聚合物的30多倍;交联体系具有一定的抗剪切能力,且在剪切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恢复,实验聚合物经剪切保留率约30﹪,此保留率下可以观察到凝胶体系的恢复,恢复180h后,AX-73聚合物样品粘度恢复率为72.3﹪.利用XL-Ⅲ形成的体系进行了室内物模驱油实验和孤岛油田渤19块矿场交联聚合物驱油试验,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驱油可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